荒野保護協會於今(5)日公布首次淡水河流域河川廢棄物的調查成果,發現至少累積 181,825 公升的廢棄物在河川裡,且主要堆積在關渡、蘆洲、汐止的河段上,如以雙北市通用的 14 公升垃圾袋來計算,大約足足可裝滿 12,988 袋。顯示河川廢棄物數量亦十分龐大,絕對是海洋廢棄物的來源之一,因極易遭受暴雨大水沖刷而進入海洋而成為海洋廢棄物。

「淡水河流域垃圾分布熱點」地圖與數據顯示,淡水河絕大部分的河岸(82%)是沒有垃圾堆積的河段,但少部分的河岸(9%, 22公里)卻是廢棄物集中的熱點,這 22 公里的範圍居然累積了整個流域約 90% 的垃圾量(大約 12,000 個 14 公升垃圾袋)。

荒野保護協會今天公布淡水河河川廢棄物的調查成果,證實「海廢」源頭之一來自於「川廢」。
(圖/取自荒野保護協會網站)

進一步分析發現,位於下游的熱點,其垃圾主要是由破碎的塑膠袋塑膠瓶罐免洗餐具所組成,可能是受潮汐漲退潮淘洗破碎、再經滿潮水流大量堆積於紅樹林根部或樹枝上;而位於中、上游的熱點主要位於河岸的隱匿處,推測大多為非法棄置,其組成是整袋的家庭垃圾廢棄家具裝潢營建等廢棄物

本調查前三處廢棄物累積最多的熱點河岸,分別為:關渡大橋左右岸、蘆洲環堤大道外側、汐止樟江大橋右岸,進一步分析三大熱點發現,關渡大橋左右岸和蘆洲環堤大道外側位置相近、皆鄰近出海口,且為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接處,而汐止漳江大橋右岸則為河道轉彎處,由於這些熱點河岸自然條件所致較容易堆積廢棄物,500 公尺內所累積的垃圾量達 1000~2000 袋之間。

左起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劉建隆、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專員徐筱珺、富邦人壽廣宣部陳姿瑛部長、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海洋環境保育署海洋環境管理組陳鴻文科長、川廢快篩調查員廖建翊。
(圖/荒野保護協會提供)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指出,透過此次調查證實「海廢」源頭之一來自於「川廢」,如何加強對河川廢棄物的監測與清理,成為當務之急的課題

執行川廢快篩調查計畫的海洋專員徐筱珺表示:「垃圾不落地、不進入河川」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但需依靠全民的自我約束與生活習慣的提升,而「源頭減塑」更涉及工廠製程的改善、原料的選擇等商業面及政策面的制定。因此當前先行瞭解究竟會有多少廢棄物是經由河川進入海洋,反而是該優先收集的數據,待清楚數據後將可再設法積極處置。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