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中國竊取機密 調查局列重點工作加強偵辦

為防範中國竊取高科技與國防機密,國家情報工作法修正後,已將營業秘密列入情報工作收集範圍。調查局長呂文忠今(3日)證實,已指示竊取營業秘密案件及高科技人才挖角等涉及違法部分,列為重點工作加強偵辦。

面臨國內科技人才陸續遭挖角、科技業的營業祕密案件逐漸增加恐成為國安問題,全國檢察長會議先前在軍事發展重鎮「漢翔園區」舉辦,更到台積電中科廠進行「營業秘密管理與保護」座談,邀請國防部參謀本部副參謀總長徐衍璞(二級上將)、空軍副司令范大維中將、漢翔董事長胡開宏等人出席。共同針對我國高科技與國防機密安全,討論如何加強檢調與軍方間的溝通機制,以防範機密外洩。檢察長會議更安排與台積電座談,法務部長蔡清祥也到場,台積電則由曾任檢察官的副法務長謝福源出席。

調查局長呂文忠特別在內部會議中做出 6 大指示,要求各地調查站加強偵辦、嚴查蒐報「來台為中國科技業招商引才的組織或個人」、「配合中國要求主動提供科技或接受挖角的國內組織或個人」,「違法赴境外投資、導致我國關鍵技術外流的組織或個人」等情資。呂文忠強調,營業秘密法案件因涉及國防工業,高科技之技術竊取與人才挖角等國安問題,各外勤處站應謹慎審視。該會議做出二項初步結論,檢方就營業秘密保護案件,由專人專辦,同時,各地檢署應與轄區科技業者建立平台,加強交流保護營業秘密以及制度精進。

調查局指出,近年偵辦的營業秘密案件,主要以竊取至中國為主,案件數量將近 50 件;數據顯示,從 2013 年開始,總共偵辦營業秘密 135 案件,其中包含竊至境外共 51 件,中國 48 件,英國、日本、印度各 1 件等。然而,據法務部檢察司統計顯示,2013 至 2019 年止,營業秘密法刑事案件檢方起訴,法院判決無罪率為46%;另根據法務部營業秘密法案件統計分析, 2014 至 2018 執行營業秘密法裁判確定情形,定罪率為 53.6 %。

有鑑於法院審理營業秘密法刑事案件無罪率高,即便有判決,刑度也不高,也大多以緩刑為主,檢察機關如何精進偵查作為、建立專家資料庫、並加強產官學交流,提升檢察官專業職能,成為目前國安問題的當務之急。為此,台灣高檢署制定 5 大防範與偵蒐營業祕密外洩機制,包括建立檢察機關轄內營業秘密法專家名單、落實公司治理內控機制,最重要的是,指導廠商在獲悉機密遭竊時,如何迅速撰寫「營業祕密被害釋明書」。

同時,檢方另與調查局成立連繫平台,加強查緝轄內以「個人工作室」為名,竊取營業秘密案件;因半導體產業具高度專業知識,檢方未來針對起訴案件,將由偵查檢察官偕同蒞庭,使公訴檢察官迅速了解爭點,縮短法院審理時程。調查局指出,近年發生境外公司竊取我國營業秘密事件,皆以中國企業與韓國企業為主,商業間諜無所不用其極,運用各種方法與管道,不法取得我國高科技研發成果。

台灣晶圓代工占全球 60 %,有著世界第一的成績,而 IC 設計業、薄膜電晶體顯示器、矽晶太陽能電池產值在全球排名位居第二。若相關營業秘密遭中國竊取,損害的不僅有個人財產法益,更可能對台灣高科技產業在全球優勢競爭地位造成威脅,是目前國家安全面臨的重大隱憂。調查局表示,大部分案件中,誘使工程師將營業秘密竊至域外(特別是中國)的方式,包含高薪誘吸要求攜帶機密資料赴中國任職、來台成立子公司,伺機取得關鍵技術、挖角工研院及各大學教授以竊取技術機密、原公司高層赴陸投資後回台挖角並竊密、併購台灣高科技產業或經第三地繞道投資台灣企業等。

對此,法務部、調查局及台灣營業秘密保護促進協會等單位合作拍攝營業秘密宣導短片,16分鐘版本已完成,近期將對外發表。其中內容提及,台灣科技產業居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近年來,面板、記憶體及半導體產業,成為其他國家競爭者覬覦對象,在各國資金及補貼政策的吸引下,高薪挖角的營業秘密案件層出不窮。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