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於兩岸重啟談判 范雲翻慘例痛批:又想被中共騙嗎?

郭台銘主張和中國重新展開談判,遭范雲批是在葬送台灣幾代人爭取來的民主與自由 (圖/中央社提供)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 13 日在金門發表和平宣言,他主張要在「一中各表」的原則基礎上,站穩中華民國的立場,和中國大陸重新展開談判,並以金門作為兩岸新的常設談判地點。

針對郭台銘的發言,民進黨立委范雲以過去五個慘例痛批,此舉是在葬送台灣幾代人爭取來的民主與自由。

郭台銘主張以金門作為兩岸新的常設談判地點,和中國大陸重新展開談判/圖:中央社提供。
郭台銘主張以金門作為兩岸新的常設談判地點,和中國大陸重新展開談判/圖:中央社提供。

郭台銘再提九二共識 主張兩岸重新談判

積極爭取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郭台銘, 13 日到金門造勢,並在金門和平紀念園區發表和平宣言。郭台銘表示,他提出的競選理念主軸是「和平」、「繁榮」、「清廉」,而他認為「和平」最重要,因為經濟繁榮、政府清廉能為人民帶來幸福,都必須建立在兩岸穩固的和平基礎上。 

郭台銘說,現在對中華民國台、澎、金、馬地區,實施壓迫性的軍機、軍艦繞台,採取最有敵意軍事作為,將台灣逼到戰爭危機邊上的,就是原本應該「兩岸一家親」,應該「同為中國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但這不是針對台灣人民而來的,而是針對目前執政的民進黨種種挑釁言行而來的。

郭台銘認為,「九二共識」包括「一中」和「各表」,兩部分同等重要,大家對「一中」會有不同說法,這就是「一中各表」,這就是「共識」,不只是兩岸、也是國際共識,郭台銘同時也說,「九二共識」也就代表兩岸雙方互相同意:「只進行事務性商談,在事務性協商中可以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意涵」。

郭台銘表示,民進黨執政當局對「一中各表」進行了偷樑換柱,故意代換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一邊一國」等說法,並在創造流傳這些說法過程中,進行仇恨動員,製造族群對立,撕裂台灣,才造成了今天的危機。

郭台銘強調,他主張要在「一中各表」的原則基礎上,站穩中華民國的立場,和大陸重新展開談判。他選的是中華民國總統,代表的是中華民國,這就沒有台灣獨立的問題。沒有了台獨因素,共機就不該再擾台;共機不再擾台,兩岸就可以坐下來談,對於「各表」部分要談多久都可以。

郭台銘表示,如果他當選總統,就會根據「憲法一中」開啟大談判,並極力主張就以金門為兩岸新的常設談判地點,會組成跨黨派、跨族群、跨世代的談判團隊,重新開啟兩岸和平前景的談判大門。

不過,郭台銘也提到,耐心、長期的談判中,當然還是要維護台灣國防安全,還是要有戰備完善護台的軍事部署,需要有尖端先進武器的研發、引進,但重點是加強國防絕不意味著戰爭。如果當選總統,會立即在金門設立「八二三砲戰永久紀念歷史園區」,警鐘長鳴,戒慎戰爭。

郭台銘最後表示,他的使命是維護兩岸正常的和平交流,在和平基礎上創造台灣的繁榮幸福,帶領台灣跳出兩黨鬥爭、走出歷史的陰霾,有尊嚴的爭取和平、維護自由民主的體制,讓中華民國做全世界的經濟和平島。

范雲:國民黨正是第一個被中共騙的傻子

針對郭台銘在金門和平紀念園區發表的和平宣言,民進黨立委范雲痛批,是在葬送台灣幾代人爭取來的民主與自由。

范雲表示,過去英國、香港、西藏、維吾爾等多少國家、地區、民族跟中共談判,通通被騙,而國民黨更是第一個被共產黨騙的傻子,國共幾次談判,國民黨事後都說自己被騙。

范雲直言,郭台銘想做臺灣總統不能不讀書,並提及過去歷史例子,證明中共撕毀談判協議的行為:

  1. 【國共合約】
    1923 年《孫文越飛宣言》提到國共合作、共同努力促成民國統一,共產黨卻持續滲透與分化國民黨,並且在南京等地發起動亂, 最後國民黨清黨跟共產黨決裂。
  2. 【西藏 17 條和平協議】
    1951 年中共保證西藏實施「高度自治」,肯定西藏保留班禪喇嘛和達賴喇嘛,作為政教合一的最高領袖的地位不變等,卻於 1959 年、 1989 年、 2008 年三次大規模血腥鎮壓西藏, 1959 年達賴喇嘛被迫流亡。
  3. 【內蒙古和平宣言】
    1935 年《三五宣言》主張內蒙古實行民族自決,內蒙古於 1947 年成立自治政府。中共於文革期間屠殺超過十萬內蒙人。
  4. 【中英聯合聲明】
    1984 年承諾香港現行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 50 年不變,在「一國兩制」下享有不同於中國內地的自由與司法獨立。但 2017 年,香港回歸不過 20 年,中國宣布《中英聯合聲明》已是歷史文件,不再具任何現實意義,英國對香港已無主權、治權和監督權。
  5. 【新疆和平協議】
    流亡海外的日本維吾爾協會會長依里哈木.馬合木堤指出, 1949 年東突厥斯坦(新疆)領導人前往北京簽署「和平協議」,結果飛機失事成為歷史懸案,解放軍隨即進入新疆。

根據以上例子,范雲強調,中共過去多次撕毀談判協議,身為國家領導人,被騙的代價就是人民的生命、財產跟生活。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