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不玩北京文字遊戲 亞太國家加強合作降低風險

亞太盟國正致力於區域結盟,脫鉤對中的經濟依賴。(圖/報呱製圖)

外媒《外交家》(The Diplomat)指出,與過往相比,近期歐美盟國針對北京的言論加重了力道。以今年的 G7 峰會為例,中國因為在政治、經濟及軍事上展現出強大的野心,因此頻頻被與會國家點名。

對於亞太地區的國家而言,儘管指責中國破壞經濟秩序的規則是比較容易的方式,但這些國家仍需要邁出更艱難的一步:在當前經濟分化的情況下,建立有韌性的夥伴關係。

《外交家》認為,亞太地區國家之間加強夥伴關係,在中美競爭關係中的影響相當關鍵。因此,「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地區性努力是值得讚賞的,並且也呼籲應將台灣這個重要的利益關係者一同納入。

《外交家》專欄中呼籲,台灣作為亞太地區的關鍵利益者,應被納入 CPTPP 框架中。(圖/報呱製圖/點圖放大)

延伸閱讀:G7:中國助長俄烏戰爭 惡意經濟政策衝擊全球
G7 義大利峰會焦點議題:保護各國國內產業免受中國產能過剩影響

台灣與中國:降低對中依賴 經濟一體化脫鉤成本高

《外交家》指出,台灣雖然最早開始利用中國並建立經濟依賴,但在實施對中投資監管後,和 8 年前相比,台灣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已降低。

  • 因此,儘管北京先對台終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中,134 項台灣商品出口的優惠關稅,對台灣所造成的影響也有限。

《外交家》指出,中國仍佔據台灣累計對外投資的大半比例,且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製造業,而這也呈現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脫鉤的困難。

此外,亞太地區的國家也需要克服美中間緊張關係所帶來的壓力。由於半導體供應鏈高度全球化,橫跨東亞、歐洲及美國,在華盛頓對北京祭出高階晶片出口限制後,台灣、日本及韓國作為關鍵的亞洲半導體供應者,也必須承擔起政策調整後的成本。

  • 報導指出,韓國的半導體出口,中國市場便佔據超過 7 成的比例。
  • 報導指出,亞洲的民主國家因為必須和人民解釋抵抗中國需付出的成本,這也帶來了挑戰。如台灣的在野黨國民黨,便不斷質疑美國只是將台灣是做遏止中國的工具,如此會不利美國政策的推行。
2023 年底,中國發布公告,將在總統大選起對原產於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 12 項產品,中止適用 ECFA 的協定稅率。/圖: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

中國晶片野心:搶全球半導體人才造成威脅

報導指出,外界預期美國的制裁很快會擴及更多類型的晶片、更廣泛的國家,這讓中國不得不在高科技產業中努力自立門戶。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儘管被美國列為制裁廠商,但也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廠。

此外,中國的野心也不僅在晶片製造,北京更急於在全球搶人才,以便北京推動中國的晶片設計、人工智慧及其他關鍵技術的發展。目前中國也培養出全球過半的頂尖人工智慧研究人員,為美國為首的陣營造成威脅。

  • 《外交家》提醒,各國需要平衡經濟成長與國家安全,並建立與美國、歐盟間定期對話和協調的機制,來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例如:多邊的預警機制有助於緩解供應鏈斷裂、盟國間也需要進行成本分擔的協商來確保政策的推行。
美國政府將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列入貿易黑名單。  圖/SMIC Homepage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