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建交民調》民進黨持續讓華國認同感提升 王興煥警告:反成為「傾向統一」最大宗

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在記者會上分析台灣人身份認同逐年趨勢  圖/台獨聯盟提供

今(15)日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與台灣安保協會共同發表台美建交民調,每年的民調涵蓋了台美建交、以台灣為名加入國際組織、台灣與美國建立軍事同盟等議題。

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表示,民進黨政府有他們的政治抉擇與認同傾向,台灣基進與獨派要做的不只是提醒中華民國台灣路線的危害(包括在國際空間是死路一條),更應該自我警覺,「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在民進黨高唱中華民國時,支持台灣獨立、拒絕中華民國的聲音不應自我閹割,不應一昧地附和賴清德的中華民國邏輯。

下滑的台灣認同 中華民國認同上升中

王興煥認為這份台美建交民調有個特殊之處,就是在身分認同方面,不採取「台灣認同 / 中國認同」的二元視角,不迴避台灣的集體認同一直是三個元素在角力的事實:台灣、中華民國、中國。

而台獨聯盟這份民調,是將台灣與中華民國的差異呈現出來,將台灣社會的認同差異細分為四個選項:台灣、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中國,這才是較完整的認同光譜分類。

王興煥提到台獨聯盟的身分認同民調已經持續追蹤五年(2020~2024),我們可以看到台灣認同從 2021 年 40% 的高點持續下滑到如今的 30%,中華民國台灣也從 2022 年的 40% 下滑到 35%,上揚的只有中華民國認同與中國認同,而中華民國認同在今年達到 25.8% 的新高。

台獨聯盟連續五年針對台灣的統獨傾向和身份認同,以及台美建交等重大議題進行民調。
其中值得警覺的是近年執政的民進黨所主導的中華民國台灣的路線,使台灣認同持續下降,中華民國與中國認同持續上升。
圖/台獨聯盟提供(可點圖放大

王興煥:中華民國是深淵 深淵在凝視著你

王興煥指出不論是蔡英文或賴清德的中華民國台灣路線,都沒有促進台灣認同的成長,沒有將中華民國認同過渡到台灣認同,反而造成台灣認同的萎縮。

王興煥認為或許肩負本土執政任務的民進黨判斷,必須走「台灣+中華民國」的路線才能維繫政權,因為台灣認同只有 30%,所以蔡英文不斷將台灣與中華民國綑綁為中華民國台灣,賴清德甚至在第一年任期就加碼,直接走蔣經國的中華民國路線(113 年與祖國)。

王興煥提醒賴清德使用中華民國的邏輯與視角對抗國民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戰,確實有其政治效果 —— 讓國民黨與中國都不知如何反擊,也贏得了泛台派廣大的叫好。

王興煥強調,賴清德走蔣經國的中華民國路線,是走敵人的路,讓敵人無路可走。

王興煥提醒要警覺中華民國台灣的路線,使台灣認同持續下降,中華民國與中國認同持續上升。而在身分認同與統獨傾向的交叉分析中,中華民國認同是「傾向統一」的最大宗,佔 47.8%。

台獨聯盟2024年台美建交民調裡面,針對台灣人的統獨傾向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國人的族群裡面,有高達47.8%的人傾向統一。
圖/台獨聯盟提供(可點圖放大
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表示,賴清德走蔣經國的中華民國路線,是走敵人的路,讓敵人無路可走。但是,他也提醒,拒絕中華民國的聲音不應缺席,要努力讓30%擴大為至少51%,最後「中華民國大政奉還台灣」。
圖/台灣基進提供

王興煥:讓台灣認同從 30% 擴大到至少 51%

王興煥認為民進黨政府有他們的政治抉擇與認同傾向,我們要做的不只是提醒中華民國台灣路線的危害(包括在國際空間是死路一條),更應該自我警覺,「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在民進黨高唱中華民國時,支持台灣獨立、拒絕中華民國的聲音不應自我閹割,不應一昧地附和賴清德的中華民國邏輯。

王興煥表示我們的責任,就是要讓台灣認同從 30% 擴大到至少 51%。在民進黨拿下國民黨的中華民國神主牌、努力走華獨路線,壓縮國民黨的生存空間時,我們獨派該做的就是堅定走台獨的路,擴大台獨建國、拒絕中華民國的民意,徹底淘汰中華民國。

王興煥最後提醒台灣的國家認同,從李登輝到民進黨政府的倡議,分別從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是台灣到中華民國台灣。台灣基進會努力擴大「只有台灣,沒有中華民國」的唯一活路,透過正名、制憲、入聯的政治運動,致力於有朝一日「中華民國大政奉還台灣」。

延伸閱讀:
台美建交民調》獨盟主席陳南天:本土執政就該提昇台灣認同
台美建交民調》過半民眾憂中國電商低價傾銷 政府需即刻因應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