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出售案:蒐集19年台灣個資資料庫 即將轉賣給中資?

台灣蘋果日報即將出售,然而累積長達19年的個人資料庫,恐怕也將一起易手,將對台灣人的個資造成巨大傷害。 (圖/經濟民主連合)

52 位來自學界與公民團體的前蘋果日報投稿者、受採訪者、會員與訂戶發起「我的/與台灣人的蘋果個資不許賣」全民連署。發起人代表與經濟民主連合 7 月 1 日召開記者會,號召全民一起加入聯署捍衛個資,並呼籲經濟部駁回任何涉及蘋果日報資料庫個資移轉之買賣,要求蘋果日報刪除資料庫中的所有個資。

台灣蘋果日報即將易手,新買家潘杰賢創辦交友軟體拍拖公司(Paktor) 、收購 17live(直播平台)等,長期投資新創與娛樂產業。但是,潘杰賢的資金來源疑似有中資介入,其重要的合夥人張鐘予與中共黨政軍關係密切,長期投資中共軍火商。讓人懷疑,中共恐怕打算透過張鐘予與潘杰賢,收購台灣蘋果日報。

(相關報導:中資軍火商涉入蘋果日報收購?資金來源疑點重重

領中資本在6月27日經民連發布記者會採訪通知後,將官網張鍾予自合夥人刪除,試圖掩飾張鍾予與中共資金的關聯。但此舉更讓人懷疑中共在這次台灣蘋果收購案,是否扮演了不可告人的角色?
(圖/經民連提供)

搜集大量台灣人個資長達 19 年 交給中國後果不堪設想

蘋果日報從 2003年來台灣後已經歷 19 年,提供的稿酬優渥,回應時事議題強勁快速,並且提供適當平台,讓所有立場的評論者互相較勁。國內許多專家學者,均有投稿過蘋果日報的經驗。再加上蘋果日報記者的長期採訪, 19 年下來累積龐大的個人資料庫。若是讓中國掌握此資料庫,對台灣人的危害不言而喻。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律師指出,蘋果日報過去經由採訪、跟拍、接受投稿、受理爆料所蒐集取得之個人資料,於文章刊登並致贈稿酬後或新聞登載後,原本搜集目的已經完成,依照個人資料保護法第 11 條第 3 項之規定:「個人資料蒐集之特定目的消失或期限屆滿時,應主動或依當事人之請求,刪除、停止處理或利用該個人資料。」蘋果日報應刪除個資資料庫。

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律師說,過去是信賴黎智英先生與蘋果日報的報格。如今黎先生遭捕、蘋果日報將出售,應將個人資料完全刪除,不得出售。
(圖/經濟民主連合)

賴中強說,資料庫中有已公開的資料,更有未公開的私密資料,除了生活瑣事、名人八卦之外,也有國安密帳等機密訊息。蘋果日報要結束營業,要將過去 21 年資料庫累積的眾多個資出售予新公司,將是台灣史上最嚴重的個資侵害事件。賴中強感慨表示,以往信任蘋果日報黎智英先生「報格」而投稿或接受採訪,留下身分證字號、銀行帳號、聲紋、地址。那些匿名爆料者,以及員工留下的個資,又更為詳細。這裡每一個信任都無法移轉,都不應該被出售。

疑似中資買下台灣蘋果 經濟部必須阻擋本次交易案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表示,濃厚中國資本且與中國黨政軍關係密切的買主將收購台灣蘋果日報。這麼多的個人資料被與中國交往密切的買主掌握,已經不只是一家媒體公司與個人合作者之間的關係而已,恐怕已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

施逸翔呼籲,基於隱私權與資訊自主權,以及個資法第 20 條的規定,台灣蘋果日報不可在未取得資訊當事人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非法將涉及個資的資料移轉給新的公司經營者。

經濟民主連合副秘書長許冠澤遞交陳情書予投審會蘇組長。呼籲經濟部官員要嚴格審視本次交易案,保護台灣人個資與國家安全。
(圖/經濟民主連合)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幹事牧師林偉聯說,來到經濟部並非抗議而是陳情,經濟部是主管公司行號設立登記以及移轉買賣的單位,既為主管機關,就有責任就義務讓這些工作程序符合台灣法律規範。

當年因為信任蘋果日報作為一個有公信力的媒體,注重新聞自由的報紙,所以許可設立登記。然而如今創辦人黎智英先生卻因違反港版國安法而遭到監禁。林偉聯特別向經濟部官員喊話,作為台灣的公務人員,要為台灣的人民保守看護,換言之要依照法令成為台灣社會的守護者。他認為針對未按照程序的買賣移轉過程,要特別嚴密監督。

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聯署,反對蘋果販賣個資:https://saveapple.eduaction.tw/

參考資料:
經濟民主連合新聞稿
賴中強律師臉書貼文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