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在對 2008 年與 2016 年兩次大選,做出「嚴謹」的選舉研究分析,事實上,這類研究分析已經太多了。在選制改革目前不可求的情況下,本土派,特別是執政的民進黨,恐怕需要面對比過去更艱困的處境:第一,守護台灣自由民主的論述,就其本身並沒有召喚游離選民的效力;第二,在沒有「非典型」候選人光環加持的狀況下,想重新爭取游離選民的支持,不免需要其他的選舉主軸;第三,陰謀論當道的時代,兩大陣營堅壁清野,將進一步造成選票轉移的困難,不消說,治理實績能召喚多少選票,完全是可疑的,否則民進黨不會在 2018 年選舉慘虧。

如果以 2018 年選舉的結果,去推估 2020 年的立委席次,即便不是重演 2008 年的滅頂戲碼,其結果也是令人怵目驚心。假設預測成真,國民黨將區域立委部分得到 50 席的席次,而民進黨將會萎縮到 20 席,若是 2018 年的選票分布沒有再大幅變動,那麼拿下近四成選票的民進黨,在國會中將只有不到三成的席次。兩黨將近七比三的席次落差看似巨大,實則選票差距只有將近 10%。

巨大的席次落差,對於本土派的挑戰也更甚於 2008 年,彼時的「中國因素」尚未顯著, 2016 年尚被視為票房毒藥的和平協議,如今國民黨的太陽們卻一個個趨之若鶩,加碼演出。儘管執政黨意圖對和平協議設下比修憲更高的門檻,但如果本土陣營無法在立法院守住最低限度的 20 席,未來恐怕無法阻擋和平協議提案交付公投,阻擋和平協議的防線若被逼退,而落在東奧正名公投所攢下的四百萬心懷本土的選民,台灣的命運將岌岌可危。

洞悉現代民主底蘊的托克維爾,很早就警告宿命論(fatalism)對民主政治的可能傷害。被動寄希望於對大部分事實上對「守護」民主相當冷漠的民眾,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想法,恐怕將親眼見證民主的毀滅。誠懇接受守護民主論述事實上從來只能打動少數人這個冷酷事實,並嚴肅面對民粹與陰謀論對民主政治的挑戰,台灣人民沒有樂觀的空間,更沒有一切由命的本錢,但希望始終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台灣人民是世界史上,第一個同時迎來民主政體飽和後的民粹危機、掌握資本的中國科技極權威脅,以及本地民主政治困境永劫回歸的民族,因此,前方不會有任何指引,也不會有先人摸索過的路可以照著走,我們得要自己痛苦掙扎地探索,蘇貞昌院長曾經說剩下一把掃把也要拚下去,相當程度上反映了台灣人民的宿命:想要過上尊嚴的生活,就得要拚命。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