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決定一切?台灣民主的好感魔咒

「跟著感覺走」用來形容選民行為模式可能一點都不老派。台灣民眾對於政治人物的好感度或支持往往來自其選舉能力,而非其政治主張或立場。因此,選舉結果的關鍵常常在於候選人是否能讓對手陣營的選民不討厭,乃至於策動對手脆弱的游離選票轉移。

2018年選後,在民間的政治好感度調查中,奪冠的是甫以韓流姿態豪奪高雄市長的韓國瑜,接著是連任的柯文哲與鄭文燦。至於長期在類似調查一向穩坐前三甲的陳菊與賴清德,則退到十名左右。這樣的結果非常值得深思,且不論選舉期間的爭議,在完全沒有任何政治實績支持的情況下,韓國瑜如何能在類似的好感度調查中都名列前茅?相比之下,這樣的調查結果對於治理實績頗受好評的陳菊來說,恐怕非常受傷。這段時間陳菊做了什麼?平心而論,可能只有一個差別,那就是陳菊「輸掉了」選舉。

看起來,台灣民眾對於政治人物的好感度,甚至進一步轉化成支持度,很大程度上繫於其被「期待」,或已「贏得」選舉的能力,而往往不是其政治立場或政治主張。這部分解釋了台灣民眾對於類似守護民主自由政治訴求的疏離,這類訴求能否得到支持的關鍵恐怕在於是誰說:選不贏的謝長廷說了沒用,但選的贏的蔡英文或陳菊說了,就能打動人心。

國民黨目前正火熱上演的太陽之爭,也有類似的情結。而這也反映出貫穿08年與16年總統大遠的一條主軸:能夠同時得到對手陣營好感,於是具有贏得選舉能力的候選人,都是「非典型」的政黨候選人。暫且不論所謂「典型」的國民黨人或民進黨人應該要是什麼樣子的實證問題,無論是08年的「非典型」國民黨馬英九或者16年的「非典型」民進黨蔡英文,從長期民調數據來看,對手陣營都有一到兩成的選民,對之並無惡感,甚至願意投票給他。

韓國瑜的韓流氣勢,除了來自於泛藍陣營的鼓舞,不能忽略的是,儘管部分時代力量要角對韓國瑜不假辭色,但民調數據也同時顯示,依然有相當程度的基層時力支持者,是支持韓國瑜的。

完全不能輕忽這來自對手陣營一到兩成的好感與選票,映射到立委選舉,在單一選區的選制下,這樣的選票轉移就能造成席次板塊的巨大變動。

邱義仁在2004選舉期間,曾經提出爭議的「割喉論」,其實這個說法只是對當時陳水扁選舉策略的一個形容,當時陳水扁的選舉戰略是每個區域都只要開出比2000年多出5%的選票,就能險勝當時勢如日中天的連宋合體。也就是說,不需要針對對手強健的四肢與肢體,只要攻擊最脆弱的喉部,策動對手脆弱的5%的游離選票轉移,僅此就能戰勝對手。結果證明阿扁是對的。

選情順風或逆風的差別只在於,順風的時候只靠來自對手陣營的相對好感度,就能勝選;逆風的時候就必須推出幾乎是強迫性的選項,讓游離的選票選邊站,04年阿扁的「防禦性公投」,以及12年馬英九的九二共識「公投」,都是這樣一種通過強迫選民選邊站,意圖爭取5%選民的割喉戰略。

Tagged:
About the Author

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