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歐盟:波灣緊張遽增
去年美國片面退出 2015 年伊朗核子協議,並重啟對德黑蘭的制裁,希望能夠迫使伊朗進入新的核子談判,但截至目前為止,此舉並未奏效。今年五月伊朗宣布將縮減部分就該協議做出的承諾,而週日半官方的伊朗學生通訊社(ISNA)報導,伊朗原子能組織(Atomic Energy Organization)將會重新啟動阿拉克(Arak)重水廠的原子能反應爐,而重水反應爐的副產物可以用於濃縮提煉製造核子彈頭所需的放射性超鈾元素鈽(Plutonium)。
隨著德黑蘭和華府之間緊張攀升,伊朗與歐盟的關係也相當緊繃。本月初伊朗總統羅哈尼(Hassan Rouhani)曾表示,若其他締約國無法確保 2015 核子公約對伊朗所做的貿易承諾,伊朗將會提高濃縮鈾的含量,以便重啟阿拉克重水廠的反應爐。羅哈尼同時也說,只要美國以外的其他締約國實現諾言,伊朗削減對該協議的承諾並非無可挽回的舉措。
除了與美國關係惡化,最近伊朗和英國之間也因為相互扣押油輪而陷入僵局。英國新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對伊朗採取強硬態度,儘管德黑蘭方面才剛於上週三暗示兩國交換「船質」的可能,英國國會卻傳出消息,稱強森有可能邀請俄羅斯和中國加入派遣軍艦巡邏荷莫茲海峽的計畫。截至目前為止,德國、法國、義大利、丹麥、荷蘭都已同意加入這個計畫,條件是必須採取有別於美國的「歐洲策略」,避免區域緊張攀升。而關於邀請俄國和中國加入,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學會(Henry Jackson Society)的外交研究員羅傑斯(James Rogers)表示,邀請這兩個國家加入,對維護區域穩定並無幫助,反而是「以長期利益換取短期利益」的不智行為。
參考新聞來源:
2019/07/28 Daily Express(英國每日快報) Iran crisis: Britain could ask Russia and China to join fight as tensions rocket in Gulf(伊朗危機:波灣緊張急遽升高,英國可邀請俄中兩國加入)
2019/07/28 Euronews(歐盟歐洲新聞台) Iran intends to restart activities at Arak heavy water nuclear reactor – ISNA news agency(伊朗學生通訊社稱伊朗有意重啟阿拉克重水核子反應爐)
07/24 The Guardian(英國衛報) Iran hints at ship swap with UK amid de-escalation efforts(避免緊張升高,伊朗暗示英國交換船質)
剛果伊波拉疫情:火線上的科學
剛果民主共和國(CDR)爆發伊波拉疫情一年後,世界衛生組織(WHO)終於在各方敦促下就此宣布國際關注公衛緊急事件(PHEIC),與 CDR 接壤的中非共和國(CAR)健康部長則在隔週公開承認,中非共和國「還沒有準備好」面對這樣嚴酷的疫病。
雖然中非共和國境內截至目前為止尚未發現伊波拉病例,但接壤的兩國在邊界上有頻繁的「經濟和人口交換」,大大提高了病毒越界的風險。中非共和國雖然坐擁豐富的自然資源,卻是世界上最窮困、政治最不穩定的國家之一。自 2003 年前總統博齊澤(Francois Bozize )發動政變奪權之後,國內就一直陷於暴力紛爭,再加上國內醫療體系經費不足,若真的發生伊波拉疫情,情況將會不堪設想。
中非共和國的憂慮大有道理,因為刻正遭受伊波拉肆虐的剛果民主共和國也是如此。權威科學期刊《自然》以「置身火線」來形容在 CDR 境內工作的醫療人員和科學家,形容那是「殺人、綁架、縱火頻仍」的環境,而科學家們要在此想方設法,研究出一勞永逸解決伊波拉的方案。
上一次 CDR 爆發伊波拉疫情是在 2014-2016 年間,當時的科學與醫療團隊在 CDR 為一萬七千人接種疫苗,由病人身上採得的 27 個伊波拉病毒樣本也進行基因定序,然而治療方法的研究成果依然有限,這也是科學家們非把握本次「戰場」不可的原因。
參考新聞來源:
2019/07/26 African News / AFP(剛果非洲電視台/法新社)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wary of possible Ebola outbreak(中非共和國謹慎應對可能的伊波拉疫情爆發)
2019/07/24 Nature(自然) Science under fire: Ebola researchers fight to test drugs and vaccines in a war zone(火線上的科學:伊波拉研究人員在戰爭地區測試藥物和疫苗)
英國新相要求重啟談判,布魯塞爾礙難從命
上週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結果一如外界預期,最終由曾任外相的強森(Boris Johnson)勝出。上週四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按照慣例前往白金漢宮向女王請辭,強森則在同日下午正式進駐唐寧街十號。
強森走馬上任之際,已有多位內閣要員基於對新首相的疑慮而請辭,這包括歐洲與美洲事務國務大臣鄧肯(Alan Duncan)、司法大臣高克(David Gauke)、國際開發大臣史都華(Rory Stewart)和財政大臣韓蒙德(Philip Hammond)等,不過新內閣閣員當中,原脫歐大臣巴克萊(Stephen Barclay)獲得留用,在前首相梅伊的內閣辭去脫歐大臣一職的拉布(Dominic Raab)則成為強森的副相。
強森以脫歐議題上的強硬態度聞名,但入主唐寧街之後,現實未見得盡如人意。強森在國會演講當中,聲稱梅伊所達成的脫歐協議「不可接受」,希望重啟脫歐談判,並揚言談判不成也要在 10 月 31 日前硬脫歐(無協議脫歐);歐盟方的英國脫歐判代表巴尼耶(Michel Barnier)表示,強森的要求才是「不可接受」。此外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說,他與強森通過電話,聽了新任首相的想法,但因為沒有獲得會員國的授權,在重啟英國脫歐談判一事上,布魯塞爾礙難從命。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似乎是最希望見到英國儘速脫歐的歐洲國家元首,主因是不希望見到英國脫歐議題影響歐盟的團結和穩定。不過馬克宏還是在電話中邀請強森當面一敘,而強森也已經允諾造訪巴黎。
參考新聞來源:
2019/07/26 Le Figaro(法國費加洛報) Brexit : Emmanuel Macron et Boris Johnson s’entretiendront dans les prochaines semaines(英國脫歐:馬克宏與強森將在未來數週進行商談)
2019/07/26 France24(法蘭西24) France reiterates EU rejection of Johnson’s Brexit policy(法國重申拒絕強森的脫歐政策)
2019/07/26 Aljazeera(卡達半島電視台) EU rebuffs Johnson as Brexit showdown looms(英國脫歐攤牌迫在眉睫,歐盟駁斥強森主張)
地中海難民船翻覆,逾百人死亡
上週一艘由利比亞開往歐洲的移/難民船在地中海上翻覆,失事地點距離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約一百二十公里。根據國際移民組織(IOM)公布的消息,船上乘客有 150 人失蹤(可能落水溺斃),此外有 145 人獲救並被利比亞海巡強迫帶回利比亞。聯合國難民署(UNHCR)高級專員格蘭迪(Filippo Grandi)稱此為「今年地中海上最大的悲劇」。
逃離中東或非洲戰亂貧困地區的移民/難民通常會由利比亞取道海路前往歐洲,但是他們搭乘的船隻往往過度擁擠或有其他安全問題,海上失事並不罕見。國際移民組織指出,今年已有超過七百人死於此類地中海船難,聯合國移民署也多次呼籲移民和難民,不要進入動亂頻仍的利比亞,並要求歐盟不要放任利比亞海巡將獲救的難民送回利比亞。
歐盟因為無法就獲救難民如何在各國之間分配達成協議,於今年三月終止地中海地區的海上巡邏,此後便時有難民被利比亞海巡救起並被強迫送往利比亞的拘留中心。聯合國難民署估計,約有五千名的難民被收留在利比亞境內的拘留中心。無國界醫生(MSF)的報告稱拘留中心景況淒慘,並指責歐洲國家「只關心歐洲的所謂難民危機,卻對利比亞和海上發生的人道危機視而不見」。
參考新聞來源:
2019/07/25 Aljazeera(卡達半島電視台) Over 100 migrants, refugees feared drowned in Mediterranean Sea(逾百名移民難民恐已在地中海上溺斃)
2019/07/21 MSF(無國界醫生) MSF resumes search and rescue amid deteriorating conditions in Libya(利比亞情況惡化,無國界醫生重啟救援)
熱浪來襲,氣候變遷烏雲籠罩全歐
上週熱浪再襲歐洲,這次連向來夏季涼爽的英國和荷蘭都體驗到三十九度甚至超過四十度的高溫。在英國,醫護人員透過媒體呼籲民眾注意左鄰右舍的動靜,運河密佈的荷蘭則有城市宣布開闔式運河橋樑停止開啟,以避免橋樑受熱過度膨脹導致交通意外。南方的法國在上一波熱浪侵襲時已經大受苦頭,這次熱氣蒸騰的巴黎大都會區甚至出現 42.4 度驚人的高溫,巴黎地鐵站還向民眾發送瓶裝水,避免乘客在迷宮般深廣的巴黎地鐵內發生高溫脫水的意外。
極端高溫引人關切,但人類真的是氣候變遷罪魁禍首嗎?荷蘭媒體在熱浪來襲時以長文探討這個爭議問題,引用科學期刊《自然地科》的最新論文,指稱溫度的變化在任何時代都存在,但如今歐洲正在經驗的升溫卻與過去的兩千年都不相同,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狀態。
英國 BBC 對這個問題有更聳動的報導:依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估計,要將二十一世紀的溫度上升控制在 1.5ºC 之內,就必須在 2030 年之前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45%,然而將現實政治情況考慮進去的話,恐怕各國政府在 2020 年底之前就必須有所作為。BBC 說,要救地球?只剩下十八個月了。
參考新聞來源:
2019/07/25 Le monde(法國世界報) 42,4°C : record absolu de chaleur battu à Paris(42.4°C:巴黎歷史新高)
2019/07/25 The Guardian(英國衛報) Climate crisis blamed as temperature records broken in three nations(三國高溫破紀錄,怪罪氣候危機)
2019/07/24 De Volkskrant(荷蘭人民報) Duidelijker wordt het niet: de klimaatverandering van nu is echt uniek(再清楚不過:如今的氣候變遷確實獨特)
2019/07/24 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 Climate change: 12 years to save the planet? Make that 18 months(氣候變遷:還有十二年可救地球?改成十八個月吧)
2019/0724 Nature Geocience(自然地科・可讀取論文摘要) Consistent multidecadal variability in global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and simulations over the Common Era(共同時代全球溫度重構與模擬的跨時期一致變化性)
蓋棺論定:歐洲媒體定位李鵬為「北京屠夫」
中國前總理李鵬以九十歲高齡病逝北京的消息,在上週登上歐洲媒體的版面。
英國 BBC 在報導中指出,李鵬政治生涯的最大作為就是鎮壓天安門學運,這也是他「北京屠夫」之名的由來。BBC 藉著李鵬死訊重提當年天安門武力鎮壓的死傷規模,並在北京從事街頭訪問,向民眾出示當年「坦克人」的照片(即一手無寸鐵的男子以肉身抵擋坦克的照片),許多北京民眾表示不曾見過,且有人認為照片應該不是在中國拍攝的。記者在北京大學校園找到明白表示見過照片的北大學生,不過也有民眾在看到照片時不以為然的說:「這都什麼時候的照片,你們還拿到這兒來?」BBC 稱呼中國以外盡人皆知的這幅「坦克人」照片為「中國遺忘的身影」。
BBC 指出,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稱李鵬為偉大的「共產黨鬥士」,央視甚至以黑白畫面播出李鵬死訊,對他做出「不朽」的讚譽,不過不受中國官方控制的香港《南華早報》則稱人們會記得李鵬在天安門血腥鎮壓中所扮演的角色。
荷蘭《人民報》與 BBC 類似,說李鵬的歷史形象本來「無趣而嚴肅」,但「由於他在 1989 年學運期間的嚴酷態度,他將永遠以『北京屠夫』之名為人記得。」雖然天安門事件的終局責任或許終要回歸到鄧小平身上,但「聽命行事」的李鵬在《人民日報》發表抹黑學生的評論、誤導民眾觀感,宣布北京戒嚴並下令坦克入城,也都是不爭的事實。此外《人民報》還提到李鵬的另一大「政績」,那就是強行推動「導致一百三十萬人離鄉背井」的三峽水庫計畫。
參考新聞來源:
2019/07/23 De Volkskrant(荷蘭人民報) Chinese oud-premier Li Peng, bijgenaamd de ‘Slager van Beijing’, overleden(中國前總理「北京屠夫」李鵬過世)
2019/07/23 BBC(英國國家廣播公司) Li Peng: Former Chinese premier known as ‘Butcher of Beijing’ dies at 90(有「中國屠夫」之稱的中國前總理李鵬過世,九十歲)
深海採礦威脅西印度洋盔甲海蝸牛
科學雜誌《自然》上週報導,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又添新員,這次是生活在印度洋深海熱泉的鱗角腹足蝸牛(Chrysomallon squamiferum),罪魁則是深海採礦活動。
鱗角腹足蝸牛的棲地是 2,400-2,800 公尺的深海,富含礦物的熱泉在此湧出,遇上冰冷的海水,造成礦物沉澱,鱗角腹足蝸牛就方便取用海水中的礦物來「鍍」殼和腳,因而贏得「盔甲蝸牛」的美名。礦業公司在此尋找礦物已有數十年歷史,過去認為開採沉澱在海床上的礦物難度過大、成本過高,但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已經被認為可行。
《自然》指出,生物學家至今只在三個深海熱泉地區發現鱗角腹足蝸牛(位於馬達加斯加東面的印度洋底),其中兩處已有礦業公司從事探勘。生物學家希望被列入紅色名錄能夠引發公眾注意,正視深海採礦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與傷害。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深海採礦定義為在水深超過兩百公尺的海床上萃取礦物沉積物的人類活動。過去的人類採礦活動主要在陸地進行,但隨著陸地礦源枯竭,許多採礦活動也轉移到海洋裡。
水深兩百公尺以下的海洋地區佔地表總面積的 65%,廣大的海床上沉積著銅、鎳、鋁、錳、鋅、鋰、鈷等礦物,現在這些礦物的需求量較過去更大,因為它們是製造智慧型手機等高科技產品所必需,綠能技術設備如風力渦輪機、太陽能板、蓄電池等也都需要這些礦物。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的報導,光是全球海床上的金礦,估計價值就超過一百五十兆美元,雖然誘人,卻不知整體生態環境成本幾何?
參考新聞來源:
2019/07/22 Nature(自然) Ocean snail is first animal to be officially endangered by deep-sea mining(海洋蝸牛,首個因深海採礦而被宣布瀕危物種)
2017/04/25 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 Deep-sea mining could transform the globe(新聞影片:深海採礦可能改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