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投鼠忌器​,不能為香港硬槓中國

英媒:投鼠忌器​,不能為香港硬槓中國(圖/Silvermetals/CC BY-SA 3.0)

中國全國人大會議推動香港《國安法》,預告「一國兩制」與香港自治的死亡,美國在第一時間做出強烈反應,但作為香港的前殖民母國,英國的反應相對遲緩且冷淡,被英國《衛報》形容為引發了「廣泛的挫敗感」。

《衛報》指出,面對中國明目張膽破壞 1984 年《英中聯合公報》,英國能夠採取的行動不多,而且英國政府並非能夠迫使中國三思的主要力量。《衛報》認為會對中國造成壓力的是市場、香港人民的反應,以及美國國會

《衛報》認為英國政府可以私下遊說美國國會認定香港不再具有自治管轄權,從而取消香港的關稅優惠地位,以此製造出強大的市場壓力。這一點在美國國會兩黨之間已有共識,且很有可能成為七大工業國集團(G7)即將於 6 月在華府召開的領袖會議上成為重要討論議題。

保守黨籍的英國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圖根哈特(Tom Tugendhat)對美國的強硬態度表示歡迎,但這並不表示保守黨對香港抱持高度的支持態度。例如英國是否該對持有英國海外國民護照的 31.5 萬香港人提供庇護一事在執政的保守黨內意見並不一致。大體而言,內政部不願意提供大規模庇護,但保守黨內不乏自由國際主義者願意大力支持香港。

香港公民反對「港版國安法」和「國旗法」審議發起遊行上街抗議。防暴警察以催淚彈和水炮驅散,逮捕至少120名示威者。
(圖/中央社)

《每日快報》在之前的周日(5 月 24 日)披露英國首相強生有意接納這些人,可能正如保守黨議員布里禎(Andrew Bridgen)所言,是因為英國「明顯對這些人負有道德責任」。問題是目前還不很清楚英國接納的範圍究竟限於這 31.5 萬人,還是及於 750 萬的香港人口,且這消息本身也尚未獲得證實。

英國《金融時報》前編輯巴貝爾(Lionel Barber)在《日經濟​亞洲評論​》撰文指出,英國的軟弱態度跟首相強生所設定的發展路線有關。強生認為英國脫歐後必然加強與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希望發展「全球​性的不列顛」(Global Britain),如今卻使英國淪入美中新冷戰的陷阱。巴貝爾舉華為為例,並引述柴契爾夫人的傳記作家摩爾(Charles Moore)上週五發表在《每日電訊報》的文章:「我們為什麼不跟日本、南韓、芬蘭、瑞典發展科技夥伴關係,卻要養胖窩裡的中國杜鵑?

巴貝爾回顧英中外交史指出,英國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的 1950 年起就支持中國共產黨,卡麥隆首相(David Cameron)時代則使英國與歐盟漸行漸遠,卻拉近與中國的距離,如今像華為這樣的企業甚至聘雇具有政商背景的英國貴族為商業顧問,這一切都讓英國更加難以逃脫中國的掌握。

巴貝爾的論點可以在​《衛報》​找到佐證。作為英國第三大報、中間偏左的自由派媒體,《衛報》​​竟在中國宣布香港《國安法》隔日就刊出以〈英國投鼠忌器​難就香港與中國正面衝突〉​為標題的文章,在報導中明言英國是中國在歐洲的投資首選,「在過去 5 年間的投資金額就超過了過去 30 年投資金額的總和」,且「中國是英國的第三大市場」,因此英國面對中國的利害清單上「不是只有前殖民地的公民權」。​​

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因參與「反送中」運動的集會遊行,18日上午再度被警方登門調查。圖為黎智英2019年8月參加反送中遊行。
黎智英2019年8月參加反送中遊行。 (圖/中央社)

參考新聞來源:
2020/05/26    Nikkei Asian Review(​日經亞洲評論​)    UK and China’s ‘golden era’ comes to abrupt end
2020/05/24    The Daily Express(英國每日快報)    Britain ready to welcome Hong Kong refugees
2020/05/22    The Telegraph(英國電訊報)   The Government must stop kowtowing to China and side with our true allies
2020/05/22    The Guardian(英國衛報)    UK has too much at stake to confront China over Hong Kong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