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中國外交部長的歐洲踢鐵板之旅

王毅出訪歐洲(圖:王毅/Kleinschmidt/CC BY 3.0 DE/報呱再製)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歐洲之行始於 G7 工業國中唯一參加中國一帶一路的義大利,終於目前輪值歐盟主席國的德國。在王毅抵達德國前一天,德國《明鏡》週刊刊登長文分析王毅此行的背景,開篇直指王毅之行是為了修補中國與他國的關係,但「他每到一站,都為批評者所毀」,批評者在他所到之處都「極力為他打上不正義國代表的印記」。

《明鏡》指出,王毅在首站羅馬就與流亡海外的香港異議人士羅冠聰狹路相逢。而羅冠聰並非單獨一人,他背後還有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的支持。而之義大利外長迪馬尤(Luigi Di Maio)與王毅會面時明白指出義大利不能接受中國廢除香港的自治

王毅在義大利所見到的最高層官員就是外長迪馬尤,在下一站荷蘭的情況也差不多,只見到荷蘭外長卜洛克(Stef Blok),但這還不是最糟。荷蘭境內的最糟情況發生在荷蘭國會。王毅接到荷蘭國會外交委員會的邀請,要討論中國的人權問題,不過這被認為是「挑釁之舉,被這位中國人(王毅)拒絕了」

王毅在訪問挪威時,不僅遇上國會議員格蘭迪(Trine Skei Grande)組織的抗議活動,還在記者會上被當面詢問,若是明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香港異議份子,中國將作何反應。之後王毅在法國獲得總統馬克宏的接見,雖然獲得禮遇,卻被馬克宏當面表達對香港及維吾爾人權問題的關切。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也對媒體表示,王毅在歐洲的發言令人嘖舌,不僅將中國稱為「新帝國」,還要求歐盟「糾正」與中國的經濟平衡,以免「為時太遲」。

週二(9 月 1 日)王毅抵達最後一站,德國柏林,在記者會上遭到《畫報》記者提問,《畫報》形容這是「66 歲的王毅在他自己的國家所不習慣面對的場面」,然而,王毅的回應是「長達 14 分鐘的洶湧言詞:我們對《畫報》的新聞非常熟悉,它對中國的報導充滿了偏見,現在您又用這些問題突顯了這一點⋯⋯」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左)率團訪台,班機在30日上午近11時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外交部長吳釗燮(右)到場迎接。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左)率團訪台,班機在30日上午近11時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外交部長吳釗燮(右)到場迎接。 (圖/中央社)

王毅歐洲行當中最糟糕的發言,應屬對率團訪台的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s Vystrcil)的批評。王毅宣稱會讓維特齊「付出沉重的代價」一語,招來廣泛的批評,捷克外長佩崔切克(Tomas Petricek)表示,儘管捷克政府並不支持維特齊訪問團的活動,但王毅的發言逾越界線,他將會召見中國駐布拉格大使,要求中國方面做出說明。佩崔切克表示:「我們(捷克)是個自由的國家,尋求和所有國家維持良善的關係,而我相信未來也是如此,不論(王毅)部長做了那樣的聲明。容我再重申一次,(維特齊議長)此行並沒有在政治上與誰對抗的意思。」

​參考新聞來源:
2020/09/01    Bild(德國畫報)    Für BILD hatte er eine Wut-Einladung nach Peking
2020/08/31    Der Spiegel(德國明鏡)    Die verkorkste Reise des Herrn Wang
2020/08/31    Deutsche Welle(德國之聲)    China warns Czech leaders will pay ‘heavy price’ for Taiwan visit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