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歐洲之行始於 G7 工業國中唯一參加中國一帶一路的義大利,終於目前輪值歐盟主席國的德國。在王毅抵達德國前一天,德國《明鏡》週刊刊登長文分析王毅此行的背景,開篇直指王毅之行是為了修補中國與他國的關係,但「他每到一站,都為批評者所毀」,批評者在他所到之處都「極力為他打上不正義國代表的印記」。

《明鏡》指出,王毅在首站羅馬就與流亡海外的香港異議人士羅冠聰狹路相逢。而羅冠聰並非單獨一人,他背後還有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的支持。而之義大利外長迪馬尤(Luigi Di Maio)與王毅會面時明白指出義大利不能接受中國廢除香港的自治

王毅在義大利所見到的最高層官員就是外長迪馬尤,在下一站荷蘭的情況也差不多,只見到荷蘭外長卜洛克(Stef Blok),但這還不是最糟。荷蘭境內的最糟情況發生在荷蘭國會。王毅接到荷蘭國會外交委員會的邀請,要討論中國的人權問題,不過這被認為是「挑釁之舉,被這位中國人(王毅)拒絕了」

王毅在訪問挪威時,不僅遇上國會議員格蘭迪(Trine Skei Grande)組織的抗議活動,還在記者會上被當面詢問,若是明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香港異議份子,中國將作何反應。之後王毅在法國獲得總統馬克宏的接見,雖然獲得禮遇,卻被馬克宏當面表達對香港及維吾爾人權問題的關切。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也對媒體表示,王毅在歐洲的發言令人嘖舌,不僅將中國稱為「新帝國」,還要求歐盟「糾正」與中國的經濟平衡,以免「為時太遲」。

週二(9 月 1 日)王毅抵達最後一站,德國柏林,在記者會上遭到《畫報》記者提問,《畫報》形容這是「66 歲的王毅在他自己的國家所不習慣面對的場面」,然而,王毅的回應是「長達 14 分鐘的洶湧言詞:我們對《畫報》的新聞非常熟悉,它對中國的報導充滿了偏見,現在您又用這些問題突顯了這一點⋯⋯」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左)率團訪台,班機在30日上午近11時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外交部長吳釗燮(右)到場迎接。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左)率團訪台,班機在30日上午近11時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外交部長吳釗燮(右)到場迎接。 (圖/中央社)

王毅歐洲行當中最糟糕的發言,應屬對率團訪台的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Milos Vystrcil)的批評。王毅宣稱會讓維特齊「付出沉重的代價」一語,招來廣泛的批評,捷克外長佩崔切克(Tomas Petricek)表示,儘管捷克政府並不支持維特齊訪問團的活動,但王毅的發言逾越界線,他將會召見中國駐布拉格大使,要求中國方面做出說明。佩崔切克表示:「我們(捷克)是個自由的國家,尋求和所有國家維持良善的關係,而我相信未來也是如此,不論(王毅)部長做了那樣的聲明。容我再重申一次,(維特齊議長)此行並沒有在政治上與誰對抗的意思。」

​參考新聞來源:
2020/09/01    Bild(德國畫報)    Für BILD hatte er eine Wut-Einladung nach Peking
2020/08/31    Der Spiegel(德國明鏡)    Die verkorkste Reise des Herrn Wang
2020/08/31    Deutsche Welle(德國之聲)    China warns Czech leaders will pay 'heavy price' for Taiwan visit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