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數字上來看,中國已經成為對抗氣候變遷的關鍵角色,原因無他:中國已經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高的國家,而且與第二名之間,保有相當大幅度的差距。

根據中國自行規劃的期程,溫室氣體排放量會在 2030 年前達到高峰,之後預計在 2060 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只是要如何在短短幾十年之內扭轉既有的發展模式,目前還無法得知執行細節。

中國自 2006 年起就成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多的國家,目前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溫室氣體來自於中國,不過中國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僅相當於美國人的一半,意味著如果中國決心要循已開發國家的模式全面提升國民經濟福祉,對地球環境的衝擊勢必更加可觀,箇中關鍵,就在於中國的能源政策過度倚賴燃煤

針對這一點,中國政府規劃在 2026 年開始讓燃煤電廠走入歷史,研究人員更明確指出,中國要在 2050 年全面改用核能或再生能源取代燃煤發電,才有可能達成溫室氣體減排的目標。只是全中國目前興建中的燃煤電廠就不只 60 座,而每一座新電廠的正常使用年限起碼都超過 30 年,要達到停用燃煤的政策目標顯然相當困難。

中國碳排放圖(圖/Carbon Brief/報呱再製)
各國碳排放圖(圖/EU External Action Service/報呱再製)

好消息是中國在風力、太陽能發電的領域都有不錯的成績,兩者的裝置容量都以超過三倍的幅度領先排名第二的國家,有機會在 2030 年之前達成發電比率超過 25% 的目標。電動車方面,根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The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的估算,中國電動車在全體車市的市佔率約 5%,對於減少交通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亦不無小補,而更重要的則是其中的電池產業:中國生產的電池預計在 2025 年佔全球產量 6 成以上,不但是歐洲車廠必須仰賴的對象,一旦技術上有所突破並與再生能源系統整合,就有機會大幅改變現有倚賴燃煤的發電模式。

綜上所述,對抗氣候變遷的成敗,竟然要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多的中國能否順利達成減排的目標而定,說起來頗具有諷刺意味;要是中國更進一步拿氣候變遷要脅已開發國家在特定政策上讓步,不曉得歐美等先進國家會將妥協的底線劃在什麼地方?

延伸閱讀:
歐盟公布碳邊境税 中國批違反WTO原則
歐盟國批准氣候法 2030年碳排減少55%
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 超越全球已開發國家總和

新聞來源:
2021/08/09 BBC Why China's climate policy matters to us all

pourquoi more

報呱相關

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 超越全球已開發國家總和

根據榮鼎經濟諮詢集團(Rhodium Group)的資料顯示,中國在 2019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總排放量 27%,超過美國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的總和。

王義銘‧ May 9, 2021


歐盟國批准氣候法 2030年碳排減少55%

歐洲議會批准歐盟溫室氣體減量排放目標,該政策至此具有歐盟法律的效力,被稱為「法律的氣候法」,對歐盟法規範有全面性的影響,並且獲得保加利亞以外所有歐盟成員國的批准。保加利亞政府發言人表示,保加利亞之所以棄權,是因為最後的協商結果「未能充分反映我國的立場」,但並沒有進一步說明細節。

李熱葵‧ July 1, 2021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