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智庫倡對中綏靖 歐洲議員突破盲點:刻意忽略中國恫嚇手段

立陶宛籍歐洲議會議員奧什特列維丘斯(Petras Auštrevičius)(圖/ALDE Group/CC BY-ND 2.0)

由歐洲議會議員、官員及政策顧問等 13 人組成的官方代表團上週訪問台灣(11 月 3-5 日),廣受國際媒體關注,結束訪問至今依舊頗多相關報導,泰半抱持正面態度。不過週二(11 月 9 日)《歐盟觀察家》刊出一篇歐盟智庫歐亞中心資深研究員布朗克(Jan Willem Blankert,荷蘭籍)的文章,算是眾多喝采中較為保守的意見。布朗克認為國際外交是消弭既存緊張的藝術,「歐洲議會議員應該聚焦於化解中國與台灣之間的緊張」,而不是「在印太地區不負責任的大張旗鼓」。

話雖如此,布朗克沒有說明如何能夠消弭台海緊張,也並未考慮歐洲議會「大張旗鼓」的行為本身作為策略的可能。不過布朗克回顧過去數年的國際政治而指出,2016 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並接受蔡英文總統的致賀電話,當時被認為是川普打破成規的可惡之舉,但如今的後見之明看來,那是美國對台政策轉變的起點,是具有規劃的作為,並非個人的魯莽行動。而拜登當選並就任總統之後,延續了川普時期的對台與對中政策,說明了這態度的轉變確實是美國的基本國策。布朗克沒有談及的是,拜登主政之下,美國與台灣的關係空前密切,很大一部分必須歸因於中國採取的戰狼態度,美國的作為只是反向恫嚇。

相反的,布朗克強調過去數十年來,歐洲一直追隨美國,謹守中國所界定的「一個中國政策」,既然過去數十年如此,一直運作得不差,那如今又為何要追隨美國而改變對中態度,走這條「風險道路」?布朗克進而認為,如果中國能夠保持冷靜,那麼歐洲議員是否訪問台灣也就無關宏旨,但若中國不能保持冷靜,那就很難說是否會發生計畫之中或意料之外的衝突。

歐盟智庫歐亞中心資深研究員布朗克(Jan Willem Blankert,荷蘭籍)對中國的看法屬於典型的綏靖主義,頗有梅克爾的遺風(圖/Friends of Europe/CC BY-NC-ND 2.0)

布朗克的看法屬於典型的綏靖主義,頗有梅克爾的遺風,不過同一天還有一篇文章發表在《歐盟觀察家》,出自立陶宛籍歐洲議會議員奧什特列維丘斯(Petras Auštrevičius)之手,口風截然不同。奧什特列維丘斯的文章強調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歐洲價值,並指出完全民主化的國家只佔全球 14% 的人口,因此歐盟更應該加強與歐洲境外的民主政體的合作。

奧什特列維丘斯也強調歐盟與台灣洽談自由貿易協定無需獲得北京同意,而且這對歐盟和台灣雙邊都具有很大的利益:歐盟是台灣的第五大貿易夥伴,2020 年的雙邊貿易總額高達 447.6 億歐元,而與歐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免除 98% 關稅的加拿大與歐盟的去年貿易總額也才 533 億歐元,從這個角度就可以想見台歐在經貿上有所突破,能夠為雙方人民帶來的巨大財富。

奧什特列維丘斯的文章也指出布朗克所刻意忽略的問題,那就是中國本身採取了不當的外交手段:威脅恫嚇。她強調中國政府制裁歐洲議會議員,但歐洲議會是整個歐盟唯一的民選機構,議員們跟歐盟官員不同,具有直接的歐盟民意基礎,這樣的機關不可能忍受北京的威脅。

延伸閱讀:
台歐關係演變框架已成型 美智庫:​歐洲議會對台關係決議是關鍵
歐盟外長:中國威脅台灣有危歐盟安全與繁榮
北約前秘書長:歐洲必須在民主美國和共產中國之間做選擇

參考新聞來源:
2021/11/09​    ​EU Observer(歐盟觀察家)​    ​Best reply to China is an EU trade deal with Taiwan
2021/11/09​    ​EU Observer(歐盟觀察家)​    ​MEPs in Taiwan – maybe don’t rock the boat?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