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因為與台灣互設代表處而遭到中國霸凌,其他歐洲國家如法國、德國、瑞典等均遭波及,已經開始影響到全球產業供應鏈,面對中國一貫以商逼政手法,歐盟的態度也一貫天真,認為將此事提交世界貿易組織(WTO),貿易問題就可以在貿易上獲得解決。不過甫於今年元旦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法國表示,將會制止中國以商業利益綁架歐盟,霸凌立陶宛。

法國的態度與前一任德國政府面對此事的態度大不相同。前一任德國政府許多官員都明白表示過,無意介入立陶宛與中國的糾紛,德國新政府的態度則與法國接近,也與關切此事的美國態度相近。上週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德國新任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舉行視訊會議,會後表示,中國要求各國停止使用在立陶宛製造的產品組件,不合作的話就有可能失去中國市場,美國將會與包括德國在內的盟國合力對抗此等恫嚇行為,貝爾伯克也表示「我們歐洲人會團結起來,站在立陶宛這一邊」。

法國將領導歐盟面對中國脅迫,也獲得法國媒體的關注。上週《世界報》的報導就形容立陶宛是中國在歐洲從事經濟壓迫的試驗場,言下之意立陶宛的失敗對歐洲將是警訊。然而歐盟內部是否真能團結,美國是否真會協助立陶宛,從媒體及觀察家眼中看來並非全無疑義。

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2021年11月19日出席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舉行的「民主未來——對抗威權主義高層論壇」,闡述立陶宛民主經驗聯合與其他民主國家共同對抗極權勢力國家。
圖/J. Azanovo/URM nuotr./Lithuanian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西方國家團結以支持立陶宛的困難,有一部分來自中國的狡獪作法,也就是不採取任何官方行動,而託稱一切貿易糾紛都來自個別企業的決定。出身立陶宛的歐盟貿易執委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指出,歐盟在聖誕夜接獲多起報告,稱中國海關拒絕含有立陶宛物件的歐盟商品報關,但中國官方將之輕易駁斥為「不負責任的評論」,也並未對商品通關與否問題作出說明。

法國策略研究基金會研究員(FRS)波恩達茲(Antoine Bondaz)接受《世界報》訪問時指出,中國霸凌立陶宛的起因或許是台灣代表處的設立,但若以為更改台灣代表處之名,就能夠解決問題,使一切回復原狀,那就錯了,這尤其因為這名字無涉歐盟外交政策,歐盟畢竟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正式邦交,且接受其一個中國政策。

關於經濟脅迫,事實上歐盟本有立法計畫,稱為《反脅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 ACI),但這法案完成立法可能還要數年時間,根本緩不濟急,主張對中國有所反制的法國則有官員對外透露,會儘速採取行動,亦即無待於 ACI 的立法。

台灣作為爭議焦點,也有相關領域學者在國際刊物發聲,如上週美國《外交家》雜誌刊載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吳建輝的文章。吳建輝認為,歐盟若希望 ACI 能夠發揮實效,就不能總是停留在聲明層次,而應當將聲明化為行動

延伸閱讀:
立陶宛外交部長稱代表處以台灣為名沒有錯 外交部:高度肯定
礦坑裡的金絲雀:立陶宛​局勢是全球警示燈

延伸閱聽:【報呱全世界】EP89 礦坑裡的金絲雀 —— 立陶宛

​參考新聞來源:​
2022/01/06    The Diplomat(美國外交家雜誌)    China Is Targeting Lithuania. The EU Must Push Back.
2022/01/06    Le monde(法國世界報)    La Lituanie, pays test pour la stratégie de coercition économique de la Chine en Europe
2022/01/06    Politico EU(政治網歐盟版)    France eyes quick anti-China action to bail out Lithuania in trade war
2022/01/05    US Department of State(美國國務院)    Secretary Antony J. Blinken and German Foreign Minister Annalena Baerbock at a Joint Press Availability(官方新聞稿)

pourquoi more

報呱相關
報呱全世界 89

礦坑裡的金絲雀 —— 立陶宛

自從去年 3 月間立陶宛宣布將在台灣設立貿易辦事處、之後台灣亦宣布將在立陶宛首都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後,立陶宛開始面對中國一連串的恐嚇和貿易報復,中國醜陋嘴臉與鴨霸行徑全世界都看清楚了。為什麼立陶宛突然會和台灣建立起這麼深刻的情誼?請聽主持人阿妙和可樂從台、立的關鍵科技產業來談,為什麼我們足以無畏拒中、抗中?

編輯室‧ January 9, 2022


礦坑裡的金絲雀:立陶宛​局勢是全球警示燈

立陶宛前總統阿達姆庫斯於12月31日接受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公司訪問,他批評政府當初不應允許台灣設立代表處,立陶宛因此而和中國發生齟齬,乃至於蒙受巨大的損失。數日後,現任總統瑙塞達也表達相同的意見,並說政府決策之前沒有徵詢過他的意見。他強調,允許台灣設立代表處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允許台灣使用台灣之名。

王雪俐‧ January 6, 2022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