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事分析網站《清晰防衛》(RealClearDefense)週三(2 月 9 日)刊出一篇美國政治學家、政治分析家凱利(Rebert Kelly)的文章,主張中國才是美國首要敵手,烏克蘭問題應由歐洲自行承擔

凱利早在 1 月底便於《清晰防衛》撰文指出,烏克蘭危機當中有幾大議題,首先當然是烏克蘭本身的命運,其次就是歐盟在地緣政治上持續「癱瘓」的問題。雖然歐盟好談建構歐洲防禦武力,卻始終無所作為,當美國前總統川普指控歐盟搭美軍便車,歐盟被踩到痛腳,才會那麼氣憤。

前情提要:
不能總靠美國北約 歐盟公布《戰略方針》建軍計畫
歐盟巴爾幹峰會:對建構「歐洲武力」無共識

歐盟抗俄態度消極 應自行承擔後果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最理想的情況是跨大西洋兩岸各有一個自由的超級強權,亦即美國和歐盟,兩者能互相呼應合作。若這一點對歐盟來說太過困難,歐盟至少也該構築厚實的東翼,抵抗俄羅斯的可能侵略。確實有些歐洲國家致力於國防,但歐盟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如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在這方面的消極態度卻「令人困擾」。

凱利認為,美國不應該以迴避中國為代價,在東歐過度擴張。歐盟若在自身安危受威脅的情況下,依然無法就投入防禦獲得共識,那麼「美國就該在某個時刻讓他們承擔自己錯誤的後果」。

中國人民日報的「大內宣」報導,大幅報導來參加北京冬奧開幕式的各國領袖。其中也可看到歐盟各國雖然外交抵制北京冬奧,也反對中國政經壓迫立陶宛,卻不是真的同聲一氣
圖/Jonathan Cheng @JChengWSJ

凱利指出,截至目前為止,拜登面對烏克蘭問題還算從容,這和美國人熟悉大西洋事務有關。但美國如今最大的問題是中國,為此美國必須學習亞洲歷史和亞洲文化,才能理智應對。問題是決策者的時間和精力有限,「花時間對付俄羅斯,就沒時間對付中國」。

匈牙利動用否決權 阻止歐盟譴責中國鎮壓香港

歐盟各國不只軍事無能拖累美國,面對中國的態度不能一致,也絕非美國所樂見。國際智庫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s)歐亞執行董事史瓦澤(Daniela Schwarzer)撰文指出,歐盟各國雖然外交抵制北京冬奧,也反對中國政經壓迫立陶宛,卻不是真的同聲一氣,歐盟內部至少有匈牙利和波蘭依舊親中,這兩國也在自由和法治方面挑戰歐盟標準。

匈牙利和中國的交往對歐盟造成重大影響。去年中國防長魏鳳和訪問布達佩斯,表示「將軍事對軍事關係提升到新層次」的意願。匈牙利也承諾購買中國國藥集團產製的疫苗,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也接種該疫苗,雖然該疫苗並未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的承認。魏鳳和訪問後不久,匈牙利動用否決權,否決歐盟譴責中國鎮壓香港的聲明,也揚言要制止歐盟制裁侵犯維吾爾人權的公司,理由是此等制裁「毫無意義」。

史瓦澤指出,歐盟必須在法治、人權、民主方面採取強硬姿態,讓匈牙利和波蘭了解在這方面投機的嚴重後果,才有可能進一步就對中立場獲致歐盟的一致態度。

參考新聞來源:
2022/02/08    RealClearDefense(美國清晰防衛)    America’s Great Security Challenge is China. Why Can’t Europe Handle Ukraine?
2022/02/07    Politico EU(政治雜誌歐盟版)    For Europe, confronting China should begin at home
2022/01/28    RealClearDefense(美國清晰防衛)    Why Can’t Europe Handle The Ukraine Crisis?

pourquoi more

報呱相關

歐盟巴爾幹峰會:對建構「歐洲武力」無共識

週二(10 月 5 日)歐盟巴爾幹峰會前夕,歐洲各國領袖在斯洛維尼亞布多堡(Brdo Castle)出席一場非正式的會議,商議是否要組織一支獨立的歐洲軍隊。在此之前,歐洲各國經歷了西方武力撤出阿富汗的動盪,法國更是被美加英澳等國排除在地緣戰略公約之外。

王雪俐‧ October 7, 2021


不能總靠美國北約 歐盟公布《戰略方針》建軍計畫

歐盟東部邊境因為難民問題而陷入危險的僵局。歐盟指控白俄羅斯故意放縱引導中東難民過境,製造歐盟東部的壓力,是一種「混合式攻擊」(hybrid attack)。難民在寒冷天候與糧食不足的情況下野地紮營,更讓歐盟陷入人道主義的困境,上週難民試圖突破封鎖線,迫使波蘭邊境武力出動催淚彈和水柱來驅離。

王雪俐‧ November 22, 2021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