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總理訪問中國 雙重身分走政經鋼索

比利時總理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  圖/Belga/Hatim Kaghat

比利時接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使比利時總理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兼具兩重身分,現在他不只領導自己的國家比利時,也負責協調歐盟的政治議程。德克魯現年 48 歲,有管理七個政黨雙語聯合政府的豐富經驗,週三(1 月 10 日)他啟程前往中國,展開為期兩日的國是訪問,正是歐盟與中國因貿易逆差而關係緊張時刻,又值台灣大選前夕,使他此行頗為艱難。他將於行程第二日(週五)會晤習近平,這也是習近平在台灣選舉前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去年秋天,歐盟就中國電動車是否受國家補貼,有不公平競爭情勢展開調查,上週中國也對歐盟白酒展開類似調查,報復意味濃厚。而在比利時國內,去年 12 月中歐洲三家媒體的聯合調查揭露中國滲透比利時,與中國國安部有關的中國間諜收買極右翼比利時議員法蘭克.克雷爾曼(Frank Creyelman),試圖影響比利時政治決策。消息一出,克雷爾曼立即遭到所屬政黨開除黨籍處分。這個政治風暴也影響到克雷爾曼的弟弟,也就是比利時國會議員史蒂芬.克雷爾曼(Steven Creyelman),去年 12 月底外界壓力及所屬政黨要求下辭去軍事採購委員會主席一職。

比利時魯汶大學國際關係教授、中國專家史楚耶(Tanguy Struye)表示,此刻德克魯必須維持比利時與歐盟立場一致,「如果比利時與歐盟採取不同立場,顯然令中國受益,中國會再次分裂我們」。

2023年12月中由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和法國「世界報」(Le Monde)三大報聯合調查揭露,比利時前議員法蘭克.克雷爾曼(Frank Creyelman)在過去3年間被中國國安部所吸收,透過數百則簡訊接受中國間諜指示。
調查發現,克雷爾曼試圖影響歐洲對於中國打壓香港民主及迫害新疆維吾爾人等議題的討論,以及擾亂一場有關台灣的會議,每個案件透過加密貨幣收賄1萬歐元(約新台幣34萬元)。整起事件影響範圍正由比利時國家安全局調查中。
圖/Twitter

降低對中貿易依賴就是去風險化

上一次比利時高層訪中是 2019 年,由阿斯特麗德公主(Princess Astrid)和當時的外交部長雷恩德斯(Didier Reynders)率領三百多名企業高層人士,盛大隊伍到中國尋找商機。隔年武漢肺炎疫情爆發,打亂全球供應鏈,也改變歐洲人對歐中關係機會與風險的看法。疫情導致經濟混亂,使歐盟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逆差在 2022 年擴大到四千億歐元,同一時間,歐盟也意識到,歐盟在能源和綠色科技的敏感領域(如電動車電池)過於依賴中國。

歐盟首都布魯塞爾流行「去風險化」一詞,也就是要降低歐盟與中國貿易的經濟風險,去年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宣布歐盟將有一套新的經濟安全戰略,將在一月下旬公布。但總之要繼續對中貿易,又保護歐盟的戰略利益,同時維護兩者並不容易。

美國影響力主導歐盟晶片產業脫離紅色供應鏈

比起鄰國荷蘭,比利時的對中貿易政策比較和緩。去年荷蘭在美國壓力下,限制晶片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的深紫外線光刻機(DUV)到中國。根據彭博社本月初的報導,艾司摩爾本來要向中國輸出三台晶片製造機,但在美國政府要求下被荷蘭政府取消出口許可。

比利時也是晶片研發重鎮,設於法蘭德斯區(Flanders)的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是歐盟「晶片團隊」的要角。本來 Imec 在中國設有辦事處,但去年 11 月法蘭德斯區經濟部長告訴媒體,Imec 每年接受政府數千萬美元補貼,往來對象應該首先是「志同道合的國家」。Imec 很快做出反應,去年 12 月對外表示,高層訪美期間做出承諾,會「逐步取消」與中國的合作計畫,最近 Imec 也在美國設立了新的辦公室。

參考新聞來源:
2024/01/09 Politico EU(政客雜誌歐洲版) Belgian PM faces high-wire act in China as EU, Taiwan fears intrude
2024/01/01 Bloomberg(彭博社) US Pressured Netherlands to Block China-Bound Chip Machinery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