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大選:各國選民依所關切國內議題投票

歐盟國家將於本週舉行歐洲議會大選  圖/Alexis HAULOT/European Union 2024

就好像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所有的政治也都是當地政治。本週登場的歐洲議會選舉整好說明這一點。歐盟成員國在本月 6~9 日之間各自舉行投票,但選民心中想的通常並不是大範圍的「歐盟」。許多研究表明,各國選民既不理解也不關心歐洲議會,因此傾向於根據國內議題來投票,而不是根據布魯塞爾的政治情況決定投票。

在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家,這次選舉等於是對執政黨的全民公投,在保加利亞等一些其他國家,選民投票主要取決於對國內政治人物的看法,而不是對歐盟高層(如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的看法,後者在布魯塞爾是大人物,但在歐盟成員國內通常不是公眾關注的焦點。即便在面臨俄羅斯直接威脅的波羅的海國家,選民關心的是俄羅斯會不會入侵本國,而不是整個歐盟所處的地緣政治大局。

以下是《Politico》就幾個歐盟成員國投票情況的分析:

德國

目前德國的聯合政府是由社民黨、自民黨及綠黨組成,因此有「紅綠燈聯盟」之稱,但自組成以來,各黨的分歧使政府內部關係緊張,在國內受歡迎的程度不斷下降,而在歐洲議會選舉之前,聯合政府最大的問題在於德國究竟該在烏克蘭戰爭中扮演什麼角色。總理蕭茲所屬的社民黨試圖與戰爭保持距離,在武器交付上猶豫不決,因而受到自由派的譴責。移民及庇護政策是德國另一重大議題,有可能讓選民投票支持極右翼的另類選擇黨,不過該黨主要候選人目前醜聞纏身,也可能因此選舉失利。

法國

法國總統馬克宏希望法國人將選舉重點放在歐盟,但他的政治對手希望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馬克宏身上。現在的政府面對許多國內問題,以及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的暴動,都是馬克宏政治對手可用之資,選舉大體上是馬克宏領導的復興黨(Renaissance)和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National Rally)的對決。之前競選總統敗北的雷朋(Marine Le Pen)屬於國民聯盟,預計還將在 2027 年捲土重來,馬克宏的願望則是平安治理到任期結束。

歐洲議會是歐盟三大機構裡唯一直接由公民投票產生,席次按歐盟27個成員國的人口數分配,每國最少6名、最多96名,以保障小國權益。本次選舉將選出720名議員,其中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4個大國合計席次就超過300名。

比利時

由於歐洲議會投票恰與比利時地區及聯邦選舉同時,比利時人會將注意力集中於本國問題,而不是歐洲議會。

荷蘭

荷蘭在大選後六個月才勉強產生聯合政府並覓得總理人選,現在正是國內政治低迷時候,且荷蘭人整體而言對於歐洲議會選舉較為冷漠,太少人投票可能是最大的問題。

義大利

義大利各政黨利用歐洲議會大選來塑造自己的形象,例如現任總理梅洛尼要求選民投票給她領導的兄弟黨(Brothers of Italy),呼籲支持者在選票上寫下她的名字 Giorgia(這是義大利選舉法所允許的行為)。

波蘭

近年來波蘭為了國家主權和法治問題,與歐盟多有衝突,這次選舉也以此為重點,然而過去幾個月間,波蘭才剛舉行過地區及全國性的選舉,現在多數人對投票興趣缺缺,民調顯示投票率將會很低,可能「只有死忠支持者會去投票」。

​參考新聞來源:
2024/06/03 Politico EU(政客雜誌歐洲版) All politics is local: What the EU election is actually about in each country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