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然搶菲軍補給物資 小馬可仕:已在開戰紅線邊緣

5 月 19 日菲律賓海軍人員正在打撈被中國海警搶走又丟棄而漂浮在仁愛暗沙海域的食品包殘骸。 (圖/菲律賓武裝部隊)

近日中國大幅加大對南中國海周邊國家的騷擾力度,尤其是菲律賓,中國甚至派出小船搶奪菲律賓的補給物資。在兩國對峙持續升級之時,菲總統小馬可仕也應邀在今年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上發表演講,警告中國不要跨越南中國海紅線,如果任何菲律賓人因中國的故意行為而死亡,菲律賓會認定這是準戰爭行為,並做出相應回應。

香格里拉對話(The Shangri-La Dialogue, SLD)於 2002 年在新加坡創辦,是一場旨在讓亞太地區國防部長透過對話,以建立彼此信任和促進實際安全合作的年度論壇。今(2024)年在 6 月 2 日到 4 日舉辦,參與國家有 40 多國,還有近 600 名國防、安全機構代表、政治人物出席。

今年春天以來,特別是過去一週,中國不斷升級在南中國海對菲律賓船隻的驅趕和騷擾。例如以 100 多艘海上民兵船干擾菲律賓在仁愛暗沙(Second Thomas Shoal)基地的補給任務。

今年3月5日,中國海警船向正在南中國海仁愛暗沙執行補給任務的菲律賓補給船Uniza May 4號發射高壓水砲,造成船上4名船員受傷。
(圖/路透社/中央社)

菲律賓空投食物包裹 遭中國海警攔截後 丟到海裡 

此外,駐紮在周邊的中國海軍艦艇數量也增加了一倍,騷擾活動擴大到在仙賓礁(Sabina Shoal)周邊進行軍事演習,這個環礁離菲律賓更近。除了針對菲律賓之外,中國也對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進行騷擾行為,但強度不如菲律賓。

日前中國因以水砲打傷菲律賓人員引起軒然大波,近期再度以新手法騷擾菲船補給。5 月下旬,中國水手駕駛小型船隻搶奪擱淺在仁愛暗沙(Second Thomas Shoal)登陸艦馬德雷山號(Sierra Madre)上為菲律賓海軍陸戰隊空投的食物補給。同月,中國也曾干擾菲律賓一名海軍陸戰隊要從馬德雷山號上撤離的任務。

菲律賓參謀總長布勞納(Romeo Brawner)說,5 月 19 日空投補給馬德雷山號,共進行 4 架次空投,其中 3 個包裹的任務成功。但第 2 架次空投的包裹遭中國海警攔截。

菲國海軍南中國海事務發言人崔尼代(Roy Trinidad)指出,艦上人員搭乘橡皮艇前往回收投放到海面上的包裹時,2 艘中國海警剛性充氣船(RIB)突然出現,奪走其中一包物資。崔尼代說:「當他們(指中國海警)看到(包裹裡)只是食物時,就把它扔回海裡。」

菲律賓控訴5月19日中國海警搶走菲律賓空投補給物資,發現只是食物之後就直接往海裡丟。

阻擾菲律賓海警送醫任務 中國擴大壓力測試範圍

至於中國指控菲律賓軍人用槍指向中國海警,布勞納說:「我們的士兵沒有故意用槍指著剛性充氣船上的中國人,但我們不否認他們(菲軍人)有帶武器這件事。馬德雷山號是服役中的菲律賓海軍艦艇,艦上人員必須自衛,因此他們有權持武器,我們有權保護自己免受任何武裝攻擊或外部攻擊。」

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海軍事務專家許瑞麟(Collin Koh)說:「對菲律賓來說,中國正在擴大施壓範圍,他們正在做一些他們沒有對越南或馬來西亞做過的事。他們正在將(施壓)工具箱擴展到武力之外的一切領域。」

延伸閱讀:新任印太司令帕帕羅:中國侵擾行為超過「灰色地帶」 是非法脅迫挑釁欺騙的「ICAD」

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公開影片指控 5 月 19 日當天中國海警還阻撓他們將一名身體不適的病人送醫。

中國正在挑戰開戰紅線 一旦有人死亡就是紅線

在今年香格里拉論壇時,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被問到,如果中國高壓水槍殺死一名菲律賓士兵,這是否越過戰爭紅線?以及是否會引用美菲防禦條約?

小馬可仕說:「如果一名菲律賓人,不僅是軍人,甚至是菲律賓公民,被故意殺害⋯⋯我認為這非常非常接近我們定義的戰爭行為,因此我們將做出相應反應。」

小馬可仕繼續說道:「我相信,我們的條約夥伴也持有同樣的標準。菲律賓人在最近的衝突中受傷,但尚未有人死亡。一旦我們(菲中兩國)到達這一點,那我們鐵定就已經跨過了盧比孔河(cross the Rubicon,指局勢無法回頭了)。那是一條紅線嗎?幾乎可以肯定,這是一條紅線。」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
(圖/路透社/中央社)

中國軍方發言人則說:「如果有一名人員在引發戰爭的衝突或事故中意外死亡,那麼我真的相信這是戰爭狀態了。」同時也指責菲律賓「將責任推卸給中國」。

美國防長:加強對話 避免不必要的失控

針對中國加大騷擾菲律賓的力度,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說道:「菲律賓面臨的騷擾是危險的,簡單明瞭。雖然跟菲律賓的條約承諾是鐵般的,但我不會預先猜測美國可能會如何反應。雙方將繼續加強對話,促進海洋和天空的航行自由。」

奧斯汀明確指出:「我們的目標是確保我們不會讓事情發生不必要的失控,在我看來,跟中國發生戰爭或戰鬥既不是迫在眉睫,也不是無法避免的。」

美國和中國也都表示,致力於改善溝通以避免衝突。奧斯汀和中國防長董軍會面後均表示,正在努力恢復軍事指揮官之間的熱線(該熱線在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 2022 年台灣後中斷),並建立一個危機溝通工作小組。

奧斯汀說:「我告訴董軍先生,如果他有緊急事情打電話給我,我會接電話。我當然希望他也會這樣做。」中國軍方表示,這次會議是正面、務實和有建設性,美中關係正在趨於穩定,不再進一步惡化。

總統蔡英文2022年8月3日接見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團。
(圖/Official Photo by Simon Liu /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除了海上侵擾 中國對菲律賓大玩認知戰

中國對菲律賓的侵擾不只在海上,也包含認知戰。自 2023 年中期以來,中國透過一系列捏造的事實在菲律賓內部製造分裂。中國最近的認知戰包括:「菲律賓已承諾要從仁愛暗沙移走馬德雷山號鏽跡斑斑的船體。」

儘管中國先前曾在 2014 年和 2016 年提出這項主張,但在 2023 年 8 月再次提出這項主張時,在菲律賓引起了真正軒然大波。中國從未為此說法提供證據。

「現任總統小馬可仕政府受到前總統杜特蒂政府時制定的『君子協議』約束。」據中國和菲律賓前總統發言人稱,君子協議是一個交換條件,只要菲律賓不修理或加固馬德雷山號,中國就允許對馬德雷山號進行補給。

「中國公佈一名中國外交官與菲律賓武裝部隊一名高級軍官之間的通話錄音和文字記錄,兩人在通話中同意採用『新模式』向馬德雷山號。」這個說法是向選定的媒體展示材料,但沒有廣泛展示證據。

菲律賓 仁愛礁
生鏽的馬德雷山號。
(圖/路透社/中央社)

相關報導:拋偷錄音檔 中國片面宣稱與菲達成南中國海「新模式」協議 菲:未經總統授權無效

中國認知戰效果:沒有鄰國支持菲律賓  

中國認知戰主軸放在菲律賓沒有履行「承諾」並違背「共識」,馬尼拉定位為製造麻煩者。跟菲律賓強調自己對國際法的承諾的敘事形成鮮明對比。小馬可仕在香格里拉對話演講有 8 次提到「國際法」一詞。

中國的敘事在兩個層面產生了影響:菲律賓國內政治和更廣泛的東南亞。在東南亞,菲律賓幾乎沒有得到鄰國的公開支持。一些地區觀察家甚至批評馬尼拉玩得太過火,導致東協內部的討論此議題變得更加困難。

在最近訪問菲律賓期間,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表示支持國際法以及和平解決爭端,但幾乎沒有對馬尼拉目前的戰略做出正面的評價。

菲律賓輿論:支持小馬可仕政府 對虛假敘事強化抵禦能力

由於越南也在南中國海的前沿,河內和馬尼拉一樣希望國際社會關注中國在海上的行動。菲律賓也重視印尼的影響力,並希望即將上任的普拉伯沃政府比佐科威政府對兩國海上合作保持更大的興趣。

一些分析家認為,中國的認知戰顯示出它不了解菲律賓的國內政治,而且擴大北京與小馬可仕政府之間的裂痕。

這些宣傳導致菲律賓相關機構更刻意地努力增強對虛假敘事的抵禦能力,例如鼓勵媒體和公民謹慎看待中國的說法。大眾輿論也支持小馬可仕政府的策略,只有 10% 的菲律賓人贊成在西菲律賓海跟中國合作。

2023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有近8成的菲律賓人認為「中國」是最大威脅。
(圖/PUBLiCUS Asia/點圖放大)

延伸閱讀:菲律賓超親日 9成以上相信日本 近8成認為中國是最大威脅

小馬可仕否認並淡化中國外宣 強調美日澳等經濟合作

但正如菲律賓官員自己所承認的那樣,中國的宣傳播下了不和及分裂的種子。一邊是從小馬可仕本人到機構發言人對中國主張的一再否認。

另一邊是少數網紅直言不諱地發布親北京的訊息。而圍繞著對中國問題的分歧則導致杜特蒂和小馬可仕王朝之間的不和,但值得注意的是,小馬可仕本人試圖淡化這個問題。

過去兩年,美國及其盟國,特別是日本和澳洲,一直熱衷於透過加強雙邊合作來支持菲律賓,特別是在國防和海事事務上,以及馬尼拉重視的經濟問題。

避免「大國競爭」轉移焦點 採取更多措施支持菲律賓

然而,在資訊領域,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的東南亞計畫主持人派頓(Susannah Patton)認為,可以採取更多措施來協調對菲律賓的支持。

例如,雖然菲律賓記者積極關注中國的主張,但除了海上緊張局勢加劇外,國際大媒體很少報導此議題。增加來自日本、美國和澳洲的記者、研究人員和學者在菲律賓停留更多時間的計劃,是支持國際社會對中國言行進行審查破解的重要一步。

最重要的是,重點應該是支持菲律賓自己的做法和戰略。美國或其他外部國家發出的反中訊息有時候只會適得其反,助長「大國競爭」的說法,而不是讓人們關注中國的違法行為。

參考新聞來源:
2024/06/06 Foreign Policy China’s South Sea Aggression Is Backfiring
2024/06/02 BBC Philippine president warns China against ‘acts of war’
2024/06/06 The Interpreter Unpacking China’s propaganda narratives against the Philippines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