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總統川普後期到現任總統拜登之間的 3 年期間,美國政府均努力的圍堵中國進入世界資本市場取得大筆資金,特別是跟解放軍相關的公司股票。然而,中國政府 7 月 4 日數據安全為由下架剛在美國 IPO(首次公開募股)的中國叫車 App 滴滴出行,甚至推出更嚴格跟網路資料與海外上市相關的規範。中國此舉重擊美國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信心,也大大推進了美國政府過去 3 年的努力。然而即便有此脫鉤的跡象,中國的債券目前仍是全球新興市場指數的大宗。
前情提要:中國叫車服務龍頭滴滴出行在美IPO 5天後APP遭中國下架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在滴滴出行遭中國政府下架之後,出現了 2016 年 9 月以來最大的跌幅,甚至超過了前總統川普時期美中貿易戰的跌幅水準。追踪 98 家在美國上市中國公司股價的那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Golden Dragon China Index)自 7 月 2 日以來已經下跌了 10.5%,而這一天正好是中國政府以數據安全為由警告滴滴出行。而滴滴的市值也已經從 7 月 1 日的收盤高點暴跌了 110 億美元。
迄今為止,中國政府一直對打擊科技公司關於數據安全的措施細節含糊其辭,僅表示持有超過 100 萬個用戶數據的中國公司在尋求海外上市時必須申請網路安全許可,這幾乎涵蓋了所有想到且有機會到海外申請 IPO 的中國公司。例如,中國醫療數據商零氪科技(LinkDoc Technology)原訂要到美國 IPO 籌集 2.1 億美元,7 月 8 日就緊急踩煞車取消赴美 IPO。而根據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數據,截至 5 月 5 日,共有 248 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總市值為 2.1 兆美元。
《紅色資本主義》(Red Capitalism)一書共同作者霍伊(Fraser Howie)說:「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希望在許多產業實現自給自足,並合理的認為資本市場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部分過程。而中國(政府)更喜歡公司在境內或至少在香港上市,因為他們可以監管自己公司。至於那些已經(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成長的故事(指公司價值大幅成長)已經過去,投資者已經在重新評估(這些)股票了。」
美中發生科技戰以來,中國被迫開始快速增加投資讓包括半導體在內產業往自給自足的道路走。此外,川普在執政後期也宣布一系列禁止投資中國公司的命令,並且批准讓中國公司自交易所退市的規範,如果中國公司不讓美國監管機構審查,有可能會在 2023 年之前被踢出美國股市。
而針對紐約證券交易所允許滴滴 IPO,美國共和黨聯邦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說:「這是魯莽和不負責任的。即使股價反彈,美國投資者仍然無法洞察公司的財務實力,因為中國共產黨阻止美國監管機構審查帳目。這使美國退休人員的投資面臨風險,並把急需的美元匯給了北京。」
中國阻撓美國接收中國個資?
對中國來說,它也以國安為由不允許中國公司接受美國審查。如果中國確實想對赴美公司施加更大壓力,會出手收緊可變利益實體(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的許可。可變利益實體是結構不透明的中國公司在海外上市的主要工具。得到中國政府可變利益實體許可的中國公司可以將利潤轉移到外國投資者擁有的離岸公司,使得中國境內的公司可以繞開外資的控制。因此,加強限制可變利益實體會扼殺中國公司前往美國 IPO。不過尚不需如此,光現在中國近日一連串的收緊監管措施已經讓中國公司在美國股市的吸引力大幅降低了。
但是,全球投資者仍在支持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和電動車領域的債券和公司。今年迄今為止,流入中國債券的資金已達 830 億美元。5 月份外資對中國債券的持有量增至創紀錄的 3.68 兆元。香港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投資者還透過連接香港、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平台淨購買了 270 億美元的中國股票。
因此長期來看,儘管近年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但是中國公司仍在新興市場指數中佔比最大的。全球債券指數甚至將中國政府債券納入投資組合。到 2021 年底,美國對中國公司和政府證券的證券投資總額可能超過 1 兆美元。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Benzimra 和 Tianlei Huang 等分析師表示,這意味著離美中真正的脫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難想像海外上市規則的收緊會導致美國對中國證券的持有量大幅下降,即使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變得更加困難,但在香港或上海上市仍然是一個可行的選擇,美國投資者仍然可以在這兩個交易所接觸到這些中國公司。
參考來源:
2021/07/10 The Guardian Data, not arms, the key driver in emerging US-China cold war
2021/07/12 Nikkei Asia Beijing’s Didi blast shakes $2tn of China stocks 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