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指出,先前南韓總統尹錫悅日前突宣布戒嚴,造成南韓國內動盪。然而,鄰近東亞第一島鏈沿線的美國盟友都處於政治動亂時期,而中國樂見其成。

第一島鏈包括日本、台灣、菲律賓和印尼等美國盟友,這些國家組成美國在印太戰略對北京的第一道防線。而近期這些國家的政治動亂,是對北京相當有利的發展。

延伸閱讀:
在混亂中舉行朝核問題協商 美日憂韓國政局混亂將影響東亞局勢
第一島鏈抵禦中國侵台 美軍擬在日菲部署飛彈部隊

南韓:瀕臨癱瘓的國家 難以負荷國際動盪

近期動盪明顯的南韓,12 月 3 日發生戒嚴事件後,其後的動亂餘波難平。這場動亂暴露了韓國政治生態中深層的分裂和混亂,黨派與不斷重複的政治報復,讓政府癱瘓並引發人民抗議。《外交家》預期,政治動盪還會持續下去。

《外交家》指出,2024年是韓國股市表現最差的年度之一。而人口快速老化、減少、失業率攀升、年輕人感到孤獨,以及房價高漲和性別議題等,都加劇社會裂痕。

因此,《外交家》認為,韓國目前沒有餘裕因應動盪的國際局勢,而川普回任總統後,先前盟友美國的不確定性,也對韓國造成威脅。

圖為韓國光州市有關彈劾尹錫悅的遊行示威,作為 1979 年軍政獨裁戒嚴的最大受害者,韓國全羅南道對這次的戒嚴事件表現的尤為憤怒,紛紛要求彈劾尹錫悅。(圖/韓聯社/中央社)

台灣:藍白卡關預算 消耗國家能量反抗法案

《外交家》指出,賴清德政府在 5 月就任後,受困於在野黨在國會中的阻撓,導致法案難以通過,內政議題難以處理。在國民黨及民眾黨的倉促立法下,台灣憲法法院也宣布部分藍白兩黨主導法條違憲,造成社會中相當大的動盪。

此外,自賴清德上任以來,中國也加強對台軍演、經濟脅迫,包括多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封鎖台灣。《外交家》認為,眼前中國的行徑變得更激進,未來美國的援助也難以預測,台灣的國際地位也相當危急。

中國對台灣發起多次大型圍台軍演。
圖為 2024 聯合利劍-B 軍演範圍(圖/東部戰區)

日本:少數黨領政、政壇關注內政 提高國防支出成難題

《外交家》指出,除了南韓,日本也處於十多年以來政治最不確定的時刻,自由民主黨(自民黨)與公明黨組成的自公執政聯盟共取得 215 席,未達過半數(233 席),被指名的總理大臣石破茂領導的,是一個少數黨政府。

目前,日本政壇將注意力放在內政,關注企業和團體的政治資金改革,而石破茂必須努力各個擊破,包括在反對黨關注議題上編列更多財政預算。

同樣的,預算問題也使日本政府難以因應增加國防支出的目標,包括川普主張「美國優先」的外交路線,可能會要求日本為國防付出更多貢獻。

自民黨因政黨補助金醜聞案,失去大多數席位。
圖為 11 月 7 日自民黨召開兩院議員懇談會,石破茂為選舉結果向議員們道歉(圖/自民党)

菲律賓:內部政治世仇動盪 還需對付中國囂張行徑

《外交家》指出,第一島鏈南端的菲律賓的政治分裂已惡化成小馬可仕 (Marcos) 家族與杜特特地(Dutertes) 家族間的世仇。 兩大陣營都加強了公開競選活動,以便為 2025 年 5 月的國會選舉及 2028 年的總統選舉鋪路。

政治內訌干擾了正常的政府事務,尤其是延遲了 2025 年預算案的通過。與此同時,由於通脹高漲,小馬可仕的支持率開始下降。

國內政局動盪,讓菲國政府在處理區域動盪時位處弱勢。中國在菲國專屬經濟區(EEZ)內行徑更加囂張,而即將回任的川普政府代表美國將會要求更多的國防支出,菲國也需要處理美國政治可能轉為孤立主義的改變。

延伸閱讀:南中國海局勢升級 菲律賓立法鞏固主權 對抗中國霸權

中國在菲國專屬經濟區的行徑囂張,圖為中國海警持斧頭威脅菲國人員
(圖/截自菲律賓海警公布影片)

參考新聞連結:
2024/12/12 TheDiplomat China Is Watching the Political Disarray in Nations Along the First Island Chain 

pourquoi more

報呱相關

南中國海局勢升級 菲律賓立法鞏固主權 對抗中國霸權

今年以來,聲稱幾乎擁有整個南中國海主權的中國,在南中國海與菲律賓的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從仁愛暗沙、仙賓暗沙到馬辛洛克淺灘,中國海警不斷騷擾菲方船隻。鑑於中國的海上非法擴權行徑,菲律賓總統在上個月簽署了兩項海洋相關法案,期望能鞏固其在菲律賓海域內的權利和主權。

陳怡菱‧ December 10, 2024


第一島鏈抵禦中國侵台 美軍擬在日菲部署飛彈部隊

據日媒《共同社》本(11)月 24 日援引日美相關消息人士報導指出,在台灣發生緊急事態時,美軍計劃在日本西南群島及菲律賓部署飛彈部隊,並設置軍事據點。這也將納入今(2024)年 12 月日美針對台海危機的首個聯合作戰計劃當中,以對抗不排除以武力統一台灣的中國。

陳怡菱‧ November 26, 2024

Tags
中國影響力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