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放軍海軍自 8 月中旬開始,北自渤海、黃海、東海至南中國海海域囊括北、東與南部三大戰區密集同步進行實彈軍事演習,這種情況在過去並不多見,如此頻繁的軍事演習,外界研判與中美緊張局勢有高度關聯。解放軍海軍演習期間,美國機艦也密集的出現在附近海空域,蒐集解放軍演習相關數據,目的就是因應未來可能和解放軍發生的軍事衝突。美國國防部特別就南中國海海域的解放軍軍事活動,表示已在 7 月發出警告,希望中國停止在該爭議海域的軍事化活動,不料中國變本加厲進行彈道飛彈的試射,對此予以強烈譴責聲明。

根據中國「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網站所公布資料,單是 7 月包含美國海空軍所屬 P-8A 與 P-3C 反潛巡邏機、 EP-3 與 RC-135 電子偵察機、E-8C 戰管指揮偵察機與 E-3B 空中預警機等,總計 67 架次的美軍各型偵察機頻繁進入南中國海海域進行任務,其中並不包含未開啟軍用飛機識別碼訊號或艦載偵察機與無人機,因此真實數目恐怕更多。8 月因氣候因數美軍軍機在南中國海海域活動頻率雖然降低,但仍然是以往的兩倍以上。相較之前,美國軍機在南中國海海域的活動狀況顯示,任務明顯加重,尤其戰管指揮監視飛機的加入,也意味著美軍從「防範式」偵察開始轉向「對抗式」偵察,戰場建設意味相當濃厚。

繼 8 月 25 日中國國防部官方譴責,美國 U-2 高空偵察機擅自闖入解放軍北部戰區實彈演習禁飛區活動,嚴重干擾中方正常演訓活動,及違反《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與相關國際慣例,極易引發誤解誤判造成海空意外事件。隔日香港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率先透露解放軍朝南中國海海域發射 2 枚彈道飛彈,經日本 NHK 向美國第七艦隊查證,當日美軍專門用於追蹤飛彈與火箭軌跡的偵察機在該片海域進行偵察任務收集相關數據,解放軍共發射 4 枚中程彈道飛彈,落在海南島與西沙群島附近海域。

美國U-2高空偵察機(圖/U.S. Air Force photo/Master Sgt. John Gordinier)

對此,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接受採訪在未提及發射飛彈相關情事下,回應近期美方加大對中挑釁與施壓力道,企圖製造意外事件與軍事衝突,中方對此「一是反對,二是不怕」。對於美方不斷挑釁滋事,強調中方既不會隨美起舞,更不會任美胡來,但最後仍強調中國願與美國合作加強潛在軍事摩擦的控管,不想中美兩軍在南中國海發生衝突。

軍事安全專家分析,中國發射的 4 枚彈道飛彈並非尋常的常規飛彈,而是針對水面上艦艇的反艦彈道飛彈,此舉用意相當明顯主要就是針對美國航空母艦而來。對中國而言,保持在南中國海海域的軍事優越重要性更甚於美國。中國維護以南中國海海域為中心的核心利益,意志相當強烈。同樣的,美國試圖保持在此海域的軍事存在感,意志也相當明顯。由於疫情的加溫,兩國關係似乎正朝著失控的方向前進,不可避免的,雙方都將持續在南中國海海域增加軍事活動,擦槍走火進入「熱戰」的風險,隨時都有可能一觸即發。

參考新聞:
2020/08/28 NHK 米国防総省「中国 軍事活動活発化させる道選んだ」非難の声明
2020/08/28 共同 米駆逐艦「侵入」非難 中国「不測の事態」を警告
2020/08/28 日經 中国、米駆逐艦「領海に侵入」と非難、南シナ海で高まる緊張

Tags
南中國海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