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汽車還是戰車 韓情報專家:北韓發射「小型衛星」幾乎沒有軍事價值 by 林貝利2023-11-282023-11-28 北韓在本(11)月 21 日提前發射衛星,隔天官媒《朝中社》在報導中提到,金正恩國務委員長參訪期間,朝鮮國家航空航天技術總局於 21 日晚間 10 時 42 分 28 秒在平安北道鐵山郡西海衛星發射場運用「千里馬 1 型」新型運載火箭成功將偵察衛星「萬里鏡 1 號」發射升空,並正確進入軌道。
睽違4年 沒有共識的日中韓外長會談 by 陳怡菱2023-11-282023-11-28 時隔 4 年,日中韓外長會談在韓國釜山於本(11)月 26 日舉行。但在這 4 年內,日中韓之間的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日本與韓國在改善彼此關係後,一致向中國施壓,要求其在北韓核武飛彈開發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中國試圖以經濟合作等手段,加深與三邊關係並牽制日韓與美國之間的合作,但三邊具體的合作進展仍不明朗。
失效中的南北韓軍事協議 南韓彌補前線偵察缺口 by 林貝利2023-11-242023-11-24 為了回應北韓在本(11)月 21 日晚間發射軍事偵察衛星,韓國政府於 22 日決定終止自 2018 年以來,受到《919 南北軍事協議》約束,對軍事分界線附近對空中偵察行動的限制,以填補對北韓的監視漏洞。該軍事協議並沒有被韓國完全廢除,而只部分停止第 1 條第 3 項關於禁航區的效力。
獲俄羅斯技術支援 北韓成功發射軍事偵察衛星 by 林貝利2023-11-242023-11-24 根據韓國聯合參謀本部的消息,北韓於當地時間 11 月 21 日晚間 10 時 43 分左右,從平安北道東倉里往南發射了軍事偵察衛星(間諜衛星)。北韓在今年 5 月和 8 月曾兩度嘗試發射但都以失敗告終 ,這是北韓再隔 3 個月的第 3 次嘗試。韓國軍方與國家情報院分別在 22、23 日表示北韓衛星成功發射並已進入軌道。但是否正常運作尚待進一步分析。
不斷上升的中國風險 日商開始縮小、轉移中國業務 by 陳怡菱2023-11-212023-11-21 近年來,由於中國在地緣政治、投資方面的風險不斷加大,除了政府層級考量的經濟安全以外,日本企業也紛紛重新評估其在中國的業務。面對這些風險,企業積極推動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度,並縮小業務規模以應對中國景氣低迷和市場急劇變化。
朝俄否認進行武器交易 俄國士兵卻發影片感謝北韓提供彈藥 by 林貝利2023-11-212023-11-21 儘管北韓和俄羅斯皆否認進行武器交易,然而在社交媒體上卻出現了一段俄羅斯軍人表達「感謝北韓武器支援」的影片。若朝俄武器交易屬實,將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遏阻中俄威脅印太 日英準軍事同盟展開島嶼防衛演訓 by 陳怡菱2023-11-172023-11-17 日本陸上自衛隊和英國陸軍於本(11)月 15 日展開聯合作戰演習「警戒島嶼」,地點在群馬縣的陸自相馬原演習場等。在日英領袖於今(2023)年 1 月簽署「相互准入協定(RAA)」後,英國成為了繼澳洲之後日本的第二個準軍事同盟國家。此次演習是首度適用日英相互准入協定。而日菲之間也正在協商相互准入協定。
日本擬放寬防衛裝備轉移限制 出口飛彈給美國間接援烏 by 陳怡菱2023-11-172023-11-17 日本政府與聯合執政的自民黨、公明黨正在協調放寬防衛裝備的出口限制。針對支付授權費給美國企業,並在日本製造的「授權生產」(Licensed production)產品,將原則性允許出口到美國。需要協商具體的出口後管理制度以修改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指引。
中國公關公司冒充韓媒 操作親中反美言論 by 林貝利2023-11-142023-11-17 韓國情報機構「國家情報院」於本(11)月 13 日表示,近期國情院下屬單位「國家網路安全中心」與多家韓國資安公司共同發現,中國公關公司等中企開設了 38 個偽裝成韓國地方媒體的網站,並以新聞報導的形式,發布親中反美的內容。國情院計畫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封鎖這些網站。
遏制北韓威脅 韓美安保修訂威懾戰略 發表國防願景 by 陳怡菱2023-11-142023-11-16 韓美防長於本(11)月 13 日在首爾舉行韓美例行安全保障協商會議(SCM),會中簽署了遏制北韓核武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的新版「量身訂製型威懾戰略(TDS)」。並發表睽違 4 年的韓美國防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