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新聞》2 日報導,透過多個日本和美國的軍事消息指出中國在去年 8 月試射的高超音速(或稱極音速)武器落在標的物非常接近的位置。之前的報導都認為是落在標的物約 40 公里外的地方,這表示中國導引技術提高了精準度,也讓嚇阻效果向上提升。8 月的實驗讓美軍領袖受到相當大的衝擊,應該是反映這樣的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顛覆報導

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去年 10 月 16 日報導了中國在 8 月進行的實驗。美國武官最高將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在 10 月 27 日的美國電視節目上證實了這件事。報導當中提到高超音速武器以低空軌道繞行後加速滑翔,落在距離目標約 40 公里的位置,不過密利沒有對這些細節多做說明。

中國東風 17 英媒報導稱試射誤差約 40 公里,美日分析報告結果卻是非常接近目標
(圖/解放軍)

《產經新聞》透過多個日美軍事消息指出,高超音速武器其實是落在中國設置在沙漠地帶的目標非常接近的地方,這個分析結果也有向政府領袖層級報告。

因此,密利才會說中國高超音速武器所帶來的衝擊和 1957 年蘇聯成功發射人類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讓一直認為在飛彈、航太具有領先地位的美國大感震驚的「史普尼克危機(Sputnik crisis)」非常相近,。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也在去年 10 月 18 日的記者會上指出「中國為了獲取可以突破飛彈防禦系統的打擊能力,正加緊推動高超音速滑翔武器的開發」,此外「新的威脅當中也被指出有些很難用以往的軍備來應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 10 月 18 日的記者會上否認《金融時報》的報導,他表示實驗「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試驗,用於驗證航天器可重複使用技術」。

美中嚇阻效果的消長

若中國的極音速武器以低空地球軌道飛行並落在標的物附近,可能會削弱美軍對日本的延伸嚇阻效果。但若像當初的報導所說的落在標的物約 40 公里位置,那就算攜帶核彈頭可能也無法破壞標的,不過如果提升導引的精準度依然能精確地運用「核武威懾」,而高超音速武器仍可作為傳統武器使用。

根據美國國會「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C)在去(2021)年 11 月 17 日公開的報告書,中國建造了 270 個以上的洲際飛彈(ICBM)地下儲存庫。2030 年以前中國擁有的陸基戰略飛彈數量可能會追上美國。

不過洲際飛彈會呈拋物線軌道飛行,比起能夠彈跳以複雜軌道飛行的高超音速武器來說比較好預測追蹤,也較為容易以飛彈防禦(MD)系統攔截。

中國8月進行高超音速武器低軌道飛行後再攻擊的「部分軌道轟擊系統(FOBS)」實驗,可以到達已部署的「東風 -17」2500 公里射程外的地點,美國飛彈防禦系統是設想飛彈會經由北極圈飛來,因此預警雷達會朝向北極圈方向偵測,而中國高超音速武器只要經由南極圈攻擊就能反將美國一軍。

部分軌道轟擊系統(FOBS)高超音速武器和洲際飛彈(ICBM)的示意圖
(圖/報呱製圖)

當時報導中提到是落在標的物約 40 公里位置,這遜於中國洲際飛彈「圓形公算誤差」100~500 公尺(意指飛彈有半數能命中目標半徑 100~500 公尺的圓圈範圍內)。

不過日本和美國政府的分析結果顛覆了這樣的觀點。高超音速武器只要經由南極圈能迴避美軍的飛彈防禦系統,攜帶核武可以準確的對美國當地目標進行核武攻擊。雖然使用核武可能會引來大量報復,所以被認為是「不好用的武器」,但作為傳統武器(指核武、生化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外的武器)使用的門檻就會降低。

在這樣的情形下,中國對美國的嚇阻效果就會增加,這對於達成在台灣和西南群島發生武力衝突阻止美軍介入的中國戰略目標是一項重要的武器。日本的國防仰賴美軍擁有核武的延伸嚇阻,中國若正式部署運用了 FOBS 的高超音速武器,日本所處的戰略環境就會再更加嚴峻。


參考新聞來源:
2022/01/02 産経 ミサイル防衛裏かく南極経由も 中国の極超音速兵器
2022/01/02 産経 <独自>中国の極超音速兵器、標的に近接着弾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