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 烏克蘭正名! 327地名改名 去俄、去紅化

烏克蘭國會最高拉達(Verkhovna Rada)近日通過一項決議,針對全國具有「俄羅斯」及「紅色蘇聯」色彩的 327 個地名進行改名,此一舉措象徵是烏克蘭去紅化(decommunization)和去俄化(de-russification)進程的重要一環

基輔獨立報報導,烏克蘭國會最高拉達(Verkhovna Rada)近日通過一項決議,針對全國具有「俄羅斯」及「紅色蘇聯」色彩的 327 個地名進行改名,此一舉措象徵是烏克蘭去紅化(decommunization)和去俄化(de-russification)進程的重要一環,在擺脫蘇聯及俄羅斯影響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反觀台灣的轉型正義工程,仍在緩步向前。

烏克蘭舉國上下大改名 找回屬於烏克蘭的名字!

此次改名涉及全國各地,包括了 4 個地區、10 個城市、56 個城鎮,以及 262 個村莊,涵蓋了烏克蘭的幾乎每一個角落-從基輔到盧甘斯克,從赫爾松到利沃夫,無一例外。許多被改名的定居點原本的名稱都與俄羅斯前蘇聯的歷史事件和人物相關,並且不符合烏克蘭語言和文化標準。

例如,位於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 Novomoskovsk,這座城市以往的字根源自莫斯科,早在1974年就被更改,現在則被重新命名為「Samar」,以紀念當地最初的哥薩克(Cossack)定居點。

哥薩克(Cossack)是東歐和西亞歷史上獨特的社會和軍事團體,以其勇猛的戰士形象和獨特的生活方式著稱。

哥薩克人通常是農民、逃亡者或被流放者,他們在 15 世紀至 18 世紀間聚集在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草原地區,形成一個半游牧、自治且具有強烈戰鬥精神的社區。如今在烏克蘭的歷史及認同上仍有重要影響。

其他的改名也都是參酌地方歷史與特色、烏克蘭歷史發展,及當地宗教信仰的習慣與特色改名做成。

2015 去共化法案 推動烏克蘭的轉型正義開始與運行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圖/The Presidential Office of Ukraine/CC BY-SA 4.0)

事實上,這並不是烏克蘭第一次進行大規模改名。自 2015 年,烏克蘭通過了《去共化法案》(Decommunization Law),其目的就是為了消除蘇聯時期的遺緒。

當時,根據該法案,烏克蘭各地數百個以蘇聯人物、事件、共產黨象徵命名的城鎮、街道和公共設施被重新命名。這一過程主要集中在更名那些與列寧、史達林等蘇聯領導人相關的地點,並恢復原始的歷史地名或選擇符合烏克蘭文化的新名稱。

在去年(2023),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 (Volodymyr Zelensky) 也簽署了一項法律,禁止以俄羅斯入侵以俄羅斯人物或歷史事件命名烏克蘭的地理地點。

早就該做!莫斯科給我們名字最終將被送進垃圾桶!

烏克蘭國會開會情形。圖:烏克蘭獨立報/2024 年 9 月 21 日

針對改名一事,烏克蘭也有多位國會議員發表看法,例如烏克蘭國會議員 Roman Lozynskyi 就表示:

改名是「真正具有歷史意義、且 33 年前烏克蘭獨立之始就應該做的事情」幾個世紀以來,莫斯科強加給我們的名字最終將被送入歷史的垃圾桶。

烏克蘭國會議員 Roman Lozynskyi

此次烏國的國會決議,無疑是對這場持續多年的運動的又一次大規模推動,而且還只是「去共化之路」的一部分。根據議會成員 Yaroslav Zhelezniak 的說法,議會還將對全國約 200 個定居點進行進一步的重新命名​。

台灣轉型正義之路 去「中正」都不行?

相較之下,台灣的轉型正義也進行了數年,但進度相對緩慢。台灣的轉型正義工作自 2016 年以來,隨著《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通過,開始著手拆除威權象徵、重新命名威權時期的街道、學校和公共設施。然而,卻未能看到顯著的效果。

現今仍然看到許多「中正」、「中山」與「中國地名」高掛在我們日常的街道中。就連新命名的桃園捷運,即使在民主化的台灣,「中正」也仍然如影隨形。

延伸閱讀:不公正也要「中正」? 桃捷綠線命名 桃園市府推翻票選結果

桃園市政府日前公布捷運綠線主線段17座車站名稱,其中有多站站名以「中正」為名。圖:桃園市政府提供/2024 年 8 月 20 日

參考資料:
2024/09/19 基輔獨立報 Ukrainian parliament renames over 300 settlements relating to Russia, Soviet Union
2024/03/20 基輔獨立報 Parliamentary committee proposes renaming of 5 cities, 104 villages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