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2, 2024
就在本週,我們經歷了中國共產黨騷擾台灣海空域,以及整團大喇喇的到台北進行統戰;立法院藍白聯手,無視兩萬多名青鳥在外包圍抗爭,以人數優勢通過三項惡法。無論你是否有走上街頭加入抗議,這些中共同路人所做的爛事都成為了青鳥們心中難以忘記的傷痕。然而,正因台灣是我們永遠的執著,所以我們更需要負重前行,持續保護這個已經傷痕累累的民主。
本週我們邀請到的是白色恐怖受難者呂昱先生,他被中華民國威權體制抓捕的時候年僅 19 歲,緊接而來的是殘酷的刑求及不見天日的黑牢,然後是無期徒刑 —— 在這種理應絕望的狀況下,他是如何重整自己、讓自己即使在獄中也要做好未來「能再次顛覆敵人」的準備?
天很冷,但面對困境我們不該心冷,因為我們都不是只有一個人!
國史館在今(18)日舉辦「戰後台灣政治史料」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邀請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陳南天、前副總統陳誠家屬暨監察院前院長陳履安與會致詞。
謝時‧ January 18, 2025
開春首集我們來點困難的!?在藍白鬥綠的國會僵局中、在柯文哲及民眾黨的司法案件中,在高虹安、林姿妙、鄭文燦的司法案件中,我們的司法人員存在著一致性嗎?藍白政黨從國會奪權、修惡憲訴法所造成的法治危機該如何解?
編輯室‧ January 4, 2025
立法院近來進行 2025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協商,國民黨及民眾黨黨團雖然相加起來席次聯合過半,卻不知何故不願進行和平理性討論,反採取「在野少數黨」的作法,發動「海量提案戰術」進行瘋狂的刪減預算。在這多如牛毛的 3,296 案中,不僅針對內政、國防、司法、轉型正義等重大預算紛紛進行毫無道理的刪減,更特別針對數發部、NCC、陸委會三個單位,將其預算砍至「1 元」。
蕭 良嶼‧ January 18, 2025
蕭 良嶼‧ January 10, 2025
蕭 良嶼‧ December 27, 2024
林奕辰‧ November 23, 2024
林奕辰‧ October 27, 2024
林奕辰‧ January 18, 2025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