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於去(2024)年 12 月 23 日根據管理具有國家安全性的重要設施周邊及國境離島的《土地利用管制法》召開審議會,報告了依該法設置之「特別注視區域」與「注視區域」內 399 處土地及建物的取得狀況。調查顯示, 2023 年度由外國人及外國法人取得的土地與建物共有 371 筆,其中與中國有關的共有 203 筆。

中國資本在全球購地早已經引起各國對國家安全的警惕,而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仍不放棄其「祖國統一」的執念下,導致台海局勢動盪,也引發這些中國資本入侵對日本造成安全風險的疑慮。

日本《土地利用規制法
根據 2022 年 9 月全面施行的《土地利用管制法》(土地利用規制法),日本政府將自衛隊基地、海上保安廳設施、核電廠等具有安保重要意義的設施周圍約 1 公里範圍指定為「注視區域」,並將自衛隊司令部等具有特別重要功能設施周邊指定為「特別注視區域」。

日本政府可以調查「注視區域」土地和建物的所有人的國籍及其使用狀況。在「特別注視區域」,出售或購買超過一定面積的土地或建物時,需要事前申報。

若在這些區域內設置會妨礙自衛隊飛機起降或雷達運作的人造物,或以雷射光照射、發射干擾電波等方式妨礙設施運作,被認定為「阻害行為」的話,日本政府可發出停止勸告或命令,違者將面臨刑事處罰。至今尚未有發出任何針對其使用的停止勸告或命令。

相關報導:
國土安全升級:日本指定58個國安區域 精準掌握土地所有人國籍、使用狀況
掛鉤經濟安全 日本新規定取得農地須揭露國籍
日本的兩難:大型風機干擾預警雷達 安全還是再生能源?

2023年度外資購買日本土地建物 中資佔半數以上

本次調查對象為 2023 年度(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3 月)內所有權移轉或新登記的土地與建物,總數為 16,862 筆。其中由外國人及外國法人取得的土地與建物共有 371 筆,其中土地 174 筆、建物 197 棟,分布於 20 個都道府縣。

按所有人的國家或地區劃分,以中國最多,達 203 筆(土地 87 筆、建物 116 筆),占全體的 54.7%,面積共計 1 萬 6275 平方公尺。其次為韓國 49 筆、台灣 46 筆,其後為越南、菲律賓、美國、新加坡等國。

這是自 2022 年該法施行以來,首次對土地與建物取得狀況進行的調查。

按都道府縣劃分,東京都最多,達 171 筆,其中防衛省市谷廳舍周邊有 104 筆,陸上自衛隊補給統制本部有 39 筆,練馬駐屯地則有 20 筆。而繼東京都之後,千葉有 38 筆、福岡 31 筆、北海道 20 筆、愛知 12 筆。

日本陸上自衛隊位於東京都練馬區的練馬駐屯地。駐有陸上自衛隊第一師團司令部、東部方面系統通信群等部隊。
(圖/日本防衛省)

由於其中超過一半與中國有關,尤其是在中國可能對台發動武力入侵導致東亞局勢升溫的情況下,日本專家認為,對於外資取得不動產的管制,需要具有強制力的措施。

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城內實在 12 月 23 日的審議會上強調:「將切實運用規制法,以期徹底防止對重要設施的阻害行為。」

土地建物恐被中國用來蒐集情報

審議會中也列舉了自衛隊基地等具體重要設施名稱。

根據日本內閣府「第十次土地等利用狀況審議會」資料,《富士晚報》報導表列了中國在日本重要設施周邊的土地、建物取得情況。
從北海道到沖繩的陸上自衛隊基地附近都有中資進駐。
(圖/夕刊フジ)

前陸上自衛隊中部方面總監山下裕貴對調查結果表示:

「真駒內、練馬、守山、伊丹等駐屯地設有負責指揮部隊的旅團級以上的司令部,也駐有高階幹部。本次清單中列出的美保通信所、與那國島等地,可能被用於掌握情報本部設施及通信部隊人員的出入狀況,甚至是防護工作及監視系統。

若外國人在其取得的土地上開店的話,就會有更多機會接觸自衛隊員,不能否認在此會有被用來蒐集情報的風險。此外,在百里基地、濱松基地等地,觀察空中自衛隊飛機緊急升空的行動模式或訓練機飛行訓練,可能會被掌握訓練傾向及熟練度。」

日本陸上自衛隊退役陸將(相當於中將)山下裕貴2024年6月15日在台北出席「完全模擬侵台戰爭」新書分享會,介紹新書內容與自身背景。(圖/中央社)

根據內閣府的報告,由外國人取得的土地與建物大多為公寓或大廈,在首都圈多數為中國人基於投資目的所購置。

不過,即使購買者或公司法人沒有那樣的意圖,但在發生緊急狀況時仍可能成為日本的安全風險因素。

《富士晚報》報導指出,這是由於中國的《國防動員法》,在緊急狀況時可將民間人員及設施作軍事動員,而其海外公民也可能在適用範圍內。另外,中國的《國家情報法》也規定,中國公民及法人有義務協助政府進行情報活動。

延伸閱讀:中國留學生不能承受之重「為了國家」:成績優異者遭迫成為間諜 夢想被毀還遭日本通緝

中國《國防動員法
第五條「公民和組織在和平時期應當依法完成國防動員準備工作;國家決定實施國防動員後,應當完成規定的國防動員任務。」

第五十四條「國家決定實施國防動員後,儲備物資無法及時滿足動員需求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對民用資源進行徵用。」

第五十五條「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接受依法徵用民用資源的義務。」

中國《國家情報法
第七條「任何組織和公民都應當依法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保守所知悉的國家情報工作秘密。」

山下補充:「即使目前這些行為純屬盈利目的,但在有事之時,中國政府可能根據《國防動員法》等國內法下令進行監視或情報蒐集。」

外國土地買賣規範的比較及課題 根據《土地利用管制法》公開取得狀況可以說是在國家安全上的進步,但仍面臨諸多課題。例如,雖然對「特別注視區域」的一定面積以上交易要求事前申報,但並未限制買賣本身。

與此相比,美國規定外國資本在軍事設施周邊購買不動產需接受審查,並賦予總統下令停止交易的權限;澳洲則擁有要求外國人在購買一定金額以上的農地、商業用地及住宅用地時,須向政府申報並取得批准的強制力。

相關報導:
美國多州立法限制中國公民與實體購買房地產
近核武基地致國安風險 拜登下令中資挖礦公司MineOne限時出售土地
防中竊取軍機 美國8軍事基地160公里內 外資購地需審查

山下表示:「實際上對於重要設施周邊已被取得的土地,進行深度介入處置十分困難。此外,若由中國資本間接參與其他外國法人,或透過日本人代理購地,則幾乎沒有方法可以追蹤。」

因此,他強調說:「也許有必要將管理範圍擴大至自衛隊相關的民間設施周邊等區域。」

延伸閱讀:
【斯坦】編織吊死你的絞繩 中國的軟性擴張

參考新聞連結:
2024/12/23 共同 重要土地、外国人が371件取得 20都道府県、中国最多
2024/12/29 夕刊フジ 中国が漁る日本の「重要土地」リスト 自衛隊施設、空港など安保関連で最多203件…政府初の調査で露呈「情報収集に利用されるリスク」

pourquoi more

報呱相關
編織吊死你的絞繩 中國的軟性擴張

長期觀察中國在國際上的行為的讀者,想必都知道中共如何運用一帶一路政策、透過第三方公司併購企業、甚至繪製新版地圖等方式,來侵佔各國的土地。除此之外,中國也積極在全世界購買各種用途的土地,包含農業用地、他國軍事要地附近的土地、或蘊藏各種珍貴自然資源的土地。中國還利用軍民融合的手段,以中資作為掩護,但實質上就是中共政權對全世界的一種軟性擴張與干預。

斯坦-波蘭ê台灣囡仔‧ November 17, 2023


防中竊取軍機 美國8軍事基地160公里內 外資購地需審查

為了防止中國以投資為名購買土地,就近竊取美國軍事情報,美國聯邦政府在今(2023)年 5 月擬變更規定,外國公民、外國企業,需要獲得美國政府批准,才能在美國 8 個軍事基地周邊 100 英里(160 公里 )內購買土地。

張東和‧ May 10, 2023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