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EAN Today》2020 年 3 月 19 日報導,中國的國有企業正在和緬甸、泰國談判水壩建設協議,計劃在亞洲最長的河流薩爾溫江(Salween River)泰緬邊境河段修建 3 座大水壩。據泰國官員的說法,中國國有企業已提出在薩爾溫江主流域建設耗資 35 億美元的引水工程,而泰國無需為此承擔任何費用,中國企業則是藉此換取一系列水壩案中的 3 座水壩建造許可。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的資料顯示,緬甸計劃將水力發電總容量從 3,000 百萬瓦(MW)增加到 46,000 百萬瓦。而薩爾溫江上的水壩將可以產生超過 15,000 百萬瓦的電力。這些水壩計畫也會大大改變薩爾溫江流域的角色。因此,緬甸、中國和泰國政府正在計劃在薩爾溫江主流域修建一系列水壩,並在流域的支流修建更多的水壩,其中有 5 座將位於緬甸或泰緬邊境。
泰緬邊境上最大的水壩計畫是位於緬甸撣邦(Shan)的孟東水壩(Mong Ton Dam)這個計畫有泰國國家電力局(EGAT)、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和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公司的支持,其中包括緬甸在內的所有開發商都是國有公司。而第二大水壩是位在緬甸克欽邦(Kachin)的 Ywathit 水壩,預計可產 4,000 百萬瓦,由中國大唐集團以及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所支持。另一座是位於緬甸克倫邦(Karen)的 Hatgyi 水壩,預計可發電 1,365 百萬瓦,由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和泰國國家電力局開發。
薩爾溫江在中國的河段稱為怒江,從中國的青藏高原流往雲南再流入緬甸,並流經泰緬邊境再一直延伸到安達曼海(Andaman Sea)。然而薩爾溫江在緬甸流經的區域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內戰之一。
70 年來,這個區域的克欽邦、撣邦、克倫邦、克耶邦(Kayah)一直都和緬甸政府軍有武裝衝突。儘管一些武裝團體已經與緬甸軍方簽署了和平協議,但該河對於該地區的穩定與發展至關重要。不過近幾個月克倫邦、撣邦的衝突似乎又升級了。薩爾溫江也關乎 1000 萬人的食物和生計,因此,水、漁業、土地和森林一直是緬甸種族衝突的核心。
另一方面,資訊缺乏是薩爾溫江計畫的典型特徵。目前尚不清楚中國國有企業與泰國政府協議計劃開發哪些水壩。關於這些計畫如何影響流域沿途 16 個民族的食物和生計,幾乎沒有透明的資訊。
薩爾溫江流域的地方社群長期以來一直在呼籲緬甸政府終止少數民族地區所有的水壩計畫,並與各民族達成權力共享協議。而隨著武裝衝突的持續和緬甸和平進程的僵化,資訊不透明只會讓水壩的潛在危機更加惡化。緬甸觀察家 David Scott Mathieson 認為,緬甸政府、軍方、外國投資者都一直在散佈「緬甸東部與克倫邦已是戰後(post-conflict)區域」這種錯誤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