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星馬高鐵計劃於 2021 年初正式破局,《日經亞洲》(Nekkie Asia)5 月專文分析認為,這個計畫的緣起跟破局馬來西亞都是最關鍵的角色。兩國之間的距離可能僅為 1 公里,但是在政治上的差異卻是巨大的。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國之間僅有一公里橋樑的距離,然而,自 2020 年 3 月疫情大流行以來兩國就關閉了邊界,使得 30 萬馬來西亞人原本每天過著穿越柔佛海峽到新加坡工作的日子嘎然而止。5 個月後,在馬來西亞勞工與新加坡公司的要求下,新加坡政府再度開放邊界,但是來新加坡的大馬勞工必須停留 90 天,不能每日往來兩國。因此新加坡公司得為馬來西亞勞工安排住所。即便如此會讓企業的成本大增,但由於新加坡本地缺勞工,所以新加坡企業別無選擇。而武漢肺炎疫情僅是再度兩國高度依存的關係。
高度發達的城市國家新加坡和土地、資源豐富的馬來西亞形成了一個鬆散的經濟整合區。兩國占彼此進出口 10% 以上,是彼此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中國。而原本自 2010 年以來一直在規劃的跨境高鐵則預計將會進一步促進兩國經濟的整合。但是最後兩國政府卻在 2021 年 1 月 1 日宣布終止高鐵計畫。 3 月底馬來西亞向新加坡支付了約 1.028 億新加坡元(7,700 萬美元)的賠償金。
在這 12 年的跨國高鐵計畫推動路途上,兩國於 2013 年達成協議要在吉隆坡和新加坡興建 350 公里的高鐵,預計行程為 90 分鐘,2016 年兩國正式簽署合約,雙方同意以成立一家公司透過公開國際招標的方式來讓高鐵計畫付諸實現。當時曾吸引東日本鐵路公司、住友商事、日立紛紛以日本新幹線為模型競爭標案。除日本外,還有中國、韓國、歐洲的公司加入競爭。
然而,這個計畫最後成為馬來西亞政治動蕩的犧牲品。2018 年 5 月首相納吉(Najib Razak)下台,新首相馬哈地(Mahathir Mohamad)上台後不願承擔高鐵計畫的鉅額費用,因此凍結計畫兩年,期間向新加坡政府賠償 1,500 萬新幣。2020 年 3 月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上任後,將計畫截止日延長了七個月以利談判與審查,然而最後仍無法在 2020 年底跟新加坡達成協議。
對於星馬高鐵從一開始的備受矚目到最後胎死腹中,《日經亞洲》(Nekkie Asia)分析認為,這個計畫的緣起跟破局馬來西亞都是最關鍵的角色。馬來西亞為了成為已開發國家,納吉政府在 2010 年提出經濟轉型計劃,以高鐵為核心再發展出 131 經濟計畫。而從地理上來看,馬來西亞北邊有湄公河國家之稱的泰國、緬甸、柬埔寨、越南、寮國,南邊則有印尼,這些國家都是經濟前景看好會有發展的國家,這也是當時高鐵計畫吸引外資的原因。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將星馬高鐵比喻為連接倫敦、巴黎和歐洲大陸的歐洲之星。新興國家的高鐵計畫中,國家聲望的政治效益往往都會優先於經濟效益,而吉隆坡至新加坡的高鐵計畫剛好符合這兩種效益。
根據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2018 年的估計,這條高鐵未來每年對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經濟的影響分別為 15.9 億美元和 6.4 億美元。報告說:「高鐵計畫可能會加速馬來西亞經濟結構向服務業轉型。」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經濟地理研究組負責人 Satoru Kumagai 說:「吉隆坡至新加坡路線對經濟的影響是泰國路線的兩倍。由於它僅是泰國路線長度的一半,因此每單位距離的經濟影響要大四倍。」
星馬高鐵協議中規定成立一家公司,讓這家公司公開國際招標的方式購買車廂、鋪設軌道以及設計和營運高鐵系統。但是,馬來西亞在談判中堅持放棄這一規定。在疫情大流行之後,馬來西亞政府也看到了可以利用這個計畫來刺激經濟的機會。不過馬來西亞考慮到,如果不將外國投資排除之外,本地企業無法受益。但是新加坡不接受馬來西亞的修改合約。
談判破局後,馬來西亞立即開始討論在國境內建高鐵的計畫。但是日本一家顧問公司的高層說:「(星馬高鐵)計畫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新加坡是其中一站。透過優先考慮短期利益,馬來西亞實際上已經傷到了自己。」《日經亞洲》認為,鐵路計畫本來可以進一步整合區域經濟,但是它的失敗大大地呈現了兩國之間透明度和合理性觀念的差距。新加坡迅速成長為發達國家,而透過窺見馬來西亞管理這個計畫,或許可以知道為什麼馬來西亞一直落後於曾經被自己驅逐出去的城市國家。兩者之間的距離可能僅為 1 公里,但事實證明,觀念上的差異是無法克服的。
延伸閱讀:
認賠殺出!馬來西亞正式終結星馬高鐵計畫
參考來源:
2021/05/13 Nikkei Asia Why Malaysia’s plan for ‘Asia’s Eurostar’ went off the r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