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良嶼】沒把國家還給你,卻先把不當黨產還給國民黨

2016年,當黃國昌還在時代力量時,針對立院通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時的發文:【清查不當黨產立法完成,踏出轉型正義第一步】
對比現在「民眾黨黃國昌」立場完全迥異。
圖/翻攝自黃國昌臉書

在討論國民黨近期提出《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修正草案,出現了刻意把附隨組織大幅限縮至「曾隸屬於國家者,不在此限」究竟有何用意之前,也許大家還沒有注意到一則新聞:2024 年二月,成立迄今 55 年的張老師基金會宣布了第一次大型公開募款。

比起問為什麼現在存在形式是財團法人的張老師基金會要開始大型公開募款,更該問的是:如此大型且歷史悠久的慈善組織,為什麼以前從來都不需要公開募款就能維持營運?

張老師與救國團

1969 年,「張老師」由來自浙江寧波的中國國民黨大老宋時選創辦,隸屬於反共救國團旗下,原本稱為「臺北張老師中心」。

宋時選創辦之初,刻意選擇了一個無論是中國或者台灣都很常見的姓氏「張老師」,來拉近與民眾的距離。畢竟,如果這個單位叫做「宋老師」、「蔣老師」,一般遇到情緒與心理問題的台灣人民,恐怕會很難向他們求援。

宋時選曾任蔣經國機要秘書,但主要政治生涯圍繞在救國團。

救國團原本全名為「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起初隸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總政治部,由蔣經國為首位主任。

由蔣介石下令成立的「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後來在2000年時決議將「反共」拿掉,成為不反共的「中國青年救國團」,那麼「救」的又是哪個「國」呢?
圖中拄著拐杖的即是宋時選
圖/救國團

1952 年 3 月 29 日中華民國青年節,蔣中正發表《告全國青年書》,指出「近半世紀的中國民族革命史,就是一部青年救國運動史」,基於「加強青年革命信念」等理由,下詔要求組織「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行政院便立刻於 5 月 31 日以臺教字第 2953 號訓令頒布「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籌組原則」,日後坐擁無數黨產的救國團因此誕生。

1960 年代,宋時選在李煥的提攜下,開始負責主持救國團。1967 年,他出任救國團總部主任秘書,隨後升任「救國團」執行長與副主任。1969 年,宋時選在救國團內創辦張老師中心,一開始的用意是加強青少年心理輔導。1978 年,宋時選出任救國團主任。

1987 年,隨著時代氛圍改變,張老師轉型成「財團法人中國青少年輔導基金會」,1998 年才更名為現在的「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進入千禧世紀後,張老師繼續擴展其心理輔導與諮商業務,並與政府關係良好,譬如 2003 年接受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辦「戒菸專線服務中心」。

然而,原本以「求救專線」為特色的張老師,在心理諮商資源暴增的現在,重要性似乎有越來越稀釋的狀況。這可能解釋了一部分今日他們需要募款的理由。

「不當黨產」救國團

張老師的「去救國團化」,與救國團的「去反共化」是同時發生的。這兩個組織原本都是中國國民黨以「國家單位」的形式創立且控制。

2018 年,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依據「中國國民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黨務工作報告」和「中國國民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黨務工作報告」等文件,認定救國團為中國國民黨附隨組織,並以行政處分凍結財產。救國團對此的反應是「這是政治鬥爭」。

2018年救國團被認定為中國國民黨附隨組織,因此56.1億元的資產遭到凍結。
報導裡面提到張老師基金會位在大直的總部是救國團無償提供,光是人事成本每個月就要2,000多萬。另外,報導也稱「遍佈在全台灣的青年活動中心可以說是救國團的金雞母,因為它以非營利事業免稅,但卻以三星級旅館標準收費。」
圖/翻攝自TVBS報導

必須理解此一脈絡,才能知道為什麼國民黨立委游顥等 37 人要連署提出《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修正草案,針對第 4 條及第 34 條條文提出修正,限縮「附隨組織」定義,「曾隸屬於國家者,不在此限」,甚至設定效力回溯:「修正條文溯自本條例公布施行日起適用」。等於直接幫救國團解套。

救國團不服黨產會處分提起行政訴訟,於 2019 年 2 月敗訴確定。2022 年黨產會以行政處分將救國團部份財產移為國有,救國團聲請停止執行,但最高行政法院於 2023 年 1 月駁回聲請。這涉及的是 61 筆土地、建物外加「13 億 9,449 萬餘元」依法收歸國有的不當財產,以及向救國團追徵討回的「2 億 4,057 萬餘元」。

國民黨版本的各項草案,包括「永久恢復中天」與「幫救國團討錢」,邏輯就像黑道堂口顧自己的小弟,動不動就設定回溯。讓人比較難理解的,其實是民眾黨那「沒用的八席」,竟在黨產條例修正案表決時,直接全體缺席保送此一惡法案。

適合國民黨的形容詞如果是骯髒,那麼適合民眾黨的形容詞就是虛偽。

不義組織滿血回歸?

上面提到張老師與救國團的關聯,目的並不是要叫大家不要捐款給前者。要不要捐、現在張老師是否已成功擺脫救國團的影響而自己走出一片天,這都是民眾自己要判斷的事情。

提到張老師與救國團,其實是要提醒大家,組織的起源是否「不義」,不見得如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單純,貌似在帶你做團康、在各地經營體育中心的組織,可能確實是不義組織,需要回到歷史、脈絡來判斷;而該組織的「各項財產」是否屬於「不當」,則是經過黨產會透過合理且受到行政法院認同的資料舉證,才能做成。

這絕對不是政治鬥爭,這叫做轉型正義。

而不義組織若曾經「隸屬於國家」,不是反而更證明當初確實是「黨庫通國庫」而需要被嚴格檢視嗎?

關於國民黨即將解套救國團被沒收的不當財產,救國團近日的公開回應十分耐人尋味:

「救國團是政府組織,不應指鹿為馬,硬將救國團歸類為國民黨的附隨組織,現職員工已成為台灣轉型正義的真正受害者,不但名譽權受損,權益也因救國團財產被政府移轉而受到傷害。」

首先,救國團已經套好說詞完全接受「自己曾是政府組織就一定不是不當黨產」的這套邏輯,顯見救國團至今仍與國民黨密切唱和,要說不是附隨組織都沒人相信。其次,「現職員工已成為台灣轉型正義的真正受害者」更是慣老闆想要圖利自己時常見的「假裝心疼員工」的口吻,你自己當初用的是偷拐搶騙來的非法的錢財,不義之財被沒收之後發不出員工薪水,是誰的錯?現在是全台灣人都要負責幫你養員工了是嗎?

最後,救國團一開始是蔣介石下令成立、蔣經國為首任主任,還好意思跟台灣人說什麼「名譽」,這種完全沒在反省只想繼續寄生台灣的嘴臉,跟國民黨沒血緣關係我都不相信。

國民黨無視於自己舊日的諸多惡行,理所當然的加上「曾隸屬於國家者,不在此限」,給不知道在救哪一國的救國團大開方便之門,這不是醜陋護短是什麼?而對此用缺席來護航的民眾黨,明明競選時說著「把國家還給你」,現在卻是把黨產還給國民黨,還敢說自己是第三勢力,這不是無恥虛偽是什麼?

國民黨立委游顥等人提出為救國團解套的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修正草案,6月14日排入院會的報告事項議程。民眾黨立委則集體缺席院會,故國民黨以人數優勢通過表決,該案順利付委審查。民進黨立委手舉標語,高喊「國產變黨產」口號。
圖/翻攝自民視新聞

自新國會上任以來,國民黨幾乎沒有提出任何真正對人民有利的法重大案,反而像是餓了八年終於從地獄回到人間的餓鬼那樣,搶黨產(從國庫挖出救國團原本已充公的數十億不當財產)、搶預算(花東兩兆交通法案打通中央山脈)、搶頻道(中天復台),實在看不出來人民選這樣的立委出來要做什麼?

而這些亂象之所以能夠發生,都是建立在民眾黨八席完全成為國民黨副隨組織的前提之下。雖然時代力量過去在國會時立場略顯機會主義也屢受詬病,但跟如今民眾黨的所作所為對照下來,簡直就像聖人。民眾黨這個樣子根本不是第三勢力,而是紅色勢力。

我完全不認為投給民眾黨的那數百萬選民心裡想要的是現在這個樣子,除了極少部分真的想看台灣加速滅亡的極端白粉之外,大部分的選民是被欺騙了。更有甚者,我也不覺得現在國民黨推的法案,真的是「大多數」藍營支持者想要的東西。

那為什麼,現在我們社會浪費巨大成本在爭執跟抗議的,全都是極少數深藍、深紅、深白選民要的東西呢?這才是我想問的問題。

現在黃國昌被稱為「黃一半」,很多人問為什麼。其中有個回答十分貼切:

黃一半

yellow

不是在yell

就是在low

黃一半

不是在嘶吼
就是在秀下限
(編譯)


【延伸閱讀】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認定社團法人中國青年救國團之財產為不當取得財產

完整說明請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

Tagged:
About the Author

報呱專欄評論作家。
出身於法律訓練,興趣為社會學、政治學研究。
為堅定支持台獨的生理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