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時代中,各方勢力間的消長已不再僅限於傳統的軍武較量,而也有為數眾多的方式,是藉由「資訊戰」作為削弱對手勢力的手段。事實上,「資訊戰」一詞在近幾年來已為社會所習慣,其定義通常用於指稱透過使用或管理資訊,與對手相互競爭之方式。

因此,如今在全球進行的,不僅僅是俄烏間可見的軍事武力戰爭,而隱藏在數位裝置間,那看不見的資訊攻防戰,所傳播的速率及影響層面的廣度,也是迫切的需要世界關注、預防。

科技技術更新迅速 資訊戰所用手段多元 

而在資訊戰的概念之下,新興的手段隨著科技、資訊技術的更新而迅速更迭。 2017 年,一個在美國快速崛起的極右翼陰謀論組織「匿名者 Q 」,該組織企圖藉由散布撒旦教和戀童癖以控制美國政府等內容,企圖造成美國政壇的動盪,並在三年間因為不斷地以陰謀論參與著美國輿論,而對於民主體制、社會結構及文明水準,都造成了不小的侵害而惡名昭彰。

而如今,在各大社群平台如 Facebook、Twitter、Youtube、Tiktok 已有系統地將匿名者 Q 的支持者及相關言論封鎖,然而,這並不代表資訊戰的止息。在俄烏戰爭期間,可以發現一個新興的活動代稱—— Z ,成為了戰爭中支持俄國戰爭行為的代號

2017年崛起的匿名者Q,對民主體制、社會結構及文明水準都造成相當的侵害。
(圖/Anthony Crider/CC BY 2.0)

戰爭機器及資訊戰的標誌 關於陰謀論以下的 Z 

 Z 運動並非一時崛起,早在一個月前戰爭發展之初便蠢蠢欲動。 Z 運動的起源和在眾說紛紜,然而時至今日,它造成的影響已藉由資訊媒體席捲全球,並且 “ Z ” 已蘊含了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行為的代號。

挺戰派示威者在地上畫Z符號,支持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圖/中央社)
俄國防部上傳有著Z符號的軍士照片,作為戰爭時期的宣傳。(圖/facebook.com/mod.mil.rus)

延伸閱讀:法國政府盯上極右派陰謀論團體「匿名者Q」

上自政府下至幼童 Z 活動大舉進攻人民思想

俄國的資訊媒體被政府把持,成為政治或戰爭宣傳的傳聲筒的環境中, Z 活動所造成的影響是全面性、突破性的。不僅俄國國家電視台開始出現以 Z 為主題的精美影片、開始銷售周邊商品,甚至俄國的學校,開始上傳由小學生所排成的 Z 隊形。在 3 月 5 日時,俄國的體操選手庫利亞克(Ivan Kuliak),身穿貼有 Z 符號的體操服參與頒獎典禮,不僅飽受國際間的批評,也受到國際體操總會的紀律處分。

俄體操選手庫利亞克Ivan Kuliak在頒獎典禮上身著有Z符號的衣服而受紀律處分。(圖/中央社)

相對於在 2017 年的匿名者 Q ,今日的 Z 活動在俄羅斯政府的保護、推波助瀾下,在俄國內聲勢如日中天,在國際間惡名昭彰,因為符號單一、意涵簡明,導致傳播及擴散的門檻極低。因此,在國際媒體上已有不少投書,指出對 Z 活動的擔憂。

在傳統戰爭所造成大規模的生命消逝、經濟程度衰退,而資訊戰中如病毒般的陰謀論、假消息,對於人民思想的佔領、社會制度的侵害不容小覷。並且,此項戰爭背後所伴隨對自由民主的嘲諷,世界各國如何因應、裝備自己的人民,不至於讓可貴的民主思想被專制思想侵略,考驗著政府及人民的智慧。

資訊戰中如病毒般的陰謀論、假消息,對於人民思想的佔領、社會制度的侵害不容小覷。
(圖/Gerd Altmann@Pixabay)

參考新聞來源:

2022/03/07 BBC Ukraine war: Why has 'Z' become a Russian pro-war symbol?
2022/03/21 Bloomberg Opinion The Kremlin and QAnon Are Spinning the Same Dangerous Lies
2022/03/26 Washington Post Opinion Big Tech needs to pull the plug on Russia’s biggest propaganda campaign

pourquoi more

報呱相關

法國政府盯上極右派陰謀論團體「匿名者Q」

根據法國媒體《費加洛報》(Le Figaro)的報導,跨部會的「異教監察機構」在最近數週接獲 15 件舉報,顯示原本主攻美國政壇的極右派陰謀論團體「匿名者Q」(QAnon),其影響力似乎已經跨越大西洋,在法國逐漸取得一定地位。

譚義雷‧ February 25, 2021

Tags
資訊戰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