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4年 沒有共識的日中韓外長會談 by 陳怡菱2023-11-282023-11-28 時隔 4 年,日中韓外長會談在韓國釜山於本(11)月 26 日舉行。但在這 4 年內,日中韓之間的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日本與韓國在改善彼此關係後,一致向中國施壓,要求其在北韓核武飛彈開發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中國試圖以經濟合作等手段,加深與三邊關係並牽制日韓與美國之間的合作,但三邊具體的合作進展仍不明朗。
遏制北韓威脅 韓美安保修訂威懾戰略 發表國防願景 by 陳怡菱2023-11-142023-11-16 韓美防長於本(11)月 13 日在首爾舉行韓美例行安全保障協商會議(SCM),會中簽署了遏制北韓核武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的新版「量身訂製型威懾戰略(TDS)」。並發表睽違 4 年的韓美國防願景。
文在寅仍作北韓夢 韓總統辦公室:委屈的和平不是和平 by 林貝利2023-09-222023-09-22 韓國前總統文在寅在去年 5 月卸任後於本(9)月 19 日首次到訪首爾,出席「919 平壌共同宣言五周年紀念活動」,文在寅在致詞演說中抨擊了尹錫悅政府的北韓政策,強調「和平即經濟」以及兩韓對話的重要性。對此,執政黨國民力量回擊稱文在寅還在作北韓夢,韓國總統辦公室則批評「委屈的和平不是和平」。
韓終結外交模糊 批中俄要負責任 強調韓日美合作 by 林貝利2023-09-122023-09-12 「外交路線的模糊性意味著價值與哲學的缺席。」這句話出自韓國總統尹錫悅 9 月 1 日在國立外交院 60 周年紀念儀式上的演講。當時,尹錫悅表示:「外交如果不能給對方提供可預測性,就不會獲得信任和國家利益。」《中央日報》指出這幾近是在批評文在寅前政府在美中之間「走鋼索」般的外交。
昨非今是? 尹錫悅在脫離日本殖民的光復節 突顯日本為「合作夥伴」 by 陳怡菱2023-08-182023-08-22 在韓國紀念從日本殖民統治中解放的 8 月 15 日「光復節」上,尹錫悅罕見在總統演說中沒有針對韓日歷史問題等方面,對日本提出批評。考慮到韓日關係已經回歸正常軌道,他以「安全保障和經濟合作夥伴」突顯出韓日具有未來發展性的關係。
韓國新版國家安保戰略大轉向:強調韓美日合作以應對北韓威脅 by 陳怡菱2023-06-092023-06-09 韓國尹錫悅政府在 6 月 7 日發布了外交、安全最高政策指引「國家安保戰略:自由、和平、繁榮的全球中樞國家」。相較於文在寅前政府於 2018 年公布的戰略文件中,對北韓採綏靖政策,新版戰略對北韓明確指出其「核武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最優先的安全威脅」。同時明確提出加強韓美日安全合作以應對北韓威脅的目標。
韓國獲選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盼在北韓問題發揮主導作用 by 林貝利2023-06-092023-06-09 時隔 11 年,韓國將在 2024~2025 年進入對聯合國會員國擁有國際法拘束力的唯一機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成為非常任理事國。這將大幅增強韓國在北韓核武飛彈問題以及俄羅斯對烏克蘭入侵等各種國際社會問題上的發言權。
北韓預告發射軍事衛星 南韓:須承受相應代價 by 林貝利2023-05-302023-05-30 日本政府在 5 月 29 日早上證實,北韓通知將在 5 月 31 日~6 月 11 日期間發射「人造衛星」。北韓有可能朝向南方發射先前預告的「軍事偵察衛星」。
華盛頓宣言》美韓峰會談延伸威懾北韓核威脅 by 陳怡菱2023-04-282023-07-21 韓國總統尹錫悅和美國總統拜登於當地時間 26 日在白宮舉行會談,就北韓核武飛彈威脅的升級達成共識,決定加強擴大威懾。此次會談還發表了一份《華盛頓宣言》,內容包含新設核武使用計畫協商機制「核諮詢小組」、派遣具有潛射能力的核潛艦停靠韓國等。旨在加強擴大威懾,提高美國所提供的「核保護傘」的實效性。不過專家認為潛艦停靠韓國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主要目的是為了安撫受到北韓核武威脅的韓國。
北韓計畫發射多顆軍事偵察衛星 日防衛省欲部署愛國者飛彈卻在民間受阻 by 林貝利2023-04-282023-04-28 為了應對北韓發射「軍事偵察衛星」,根據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的破壞措施準備命令,自衛隊於 24 日持續進行愛國者飛彈(PAC-3)等的部署作業,計劃部署到宮古島、石垣島和與那国島等沖繩縣地區。不過自衛隊運送愛國者飛彈等裝備的運輸艦卻因民間貨船佔滿港口而無法停靠,對運輸計畫產生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