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中的日英同盟》隱形抗中 以人權與永續恢復公平競爭 by 陳怡菱2023-09-082023-09-15 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於本(9)月 6 日訪問英國,會晤了英國商業暨貿易大臣巴登諾克,兩國同意創設並召開了首次部長級的「日英戰略經濟貿易政策對話」。面對中國等國家犧牲環境、人權,透過政府資金挹注所生產的價格低廉商品,導致商業環境競爭的不公平,西村康稔同日在智庫發表演說,提倡引進新政策,針對半導體、蓄電池、磁鐵等重要物資,以生產過程中有考量到勞動人權和環境等為條件,提供補助給採購企業。
賴清德將登下期彭博商業周刊封面 指台海緊張問題根源在中國 by 林志鴻2023-08-152023-08-15 《彭博新聞》今(15)日刊登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專訪,並宣布賴清德為下期《彭博商業周刊》封面人物。賴清德於專訪中表示,台海緊張根源在中國,台灣安全是全世界的問題,國際紅線就是台灣的紅線;台海一旦情勢危急,他相信美國等全球民主國家知道如何因應,也希望國際社會正視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
美國限制投資中國 英國政府出於國安因素正考慮是否跟進 by 王雪俐2023-08-142023-08-14 8 月 9 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新行政命令,透過限制投資以避免美元及專業技術流入中國。該命令限制美國企業在以下三個領域投資中國實體: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資訊技術,以及某些人工智慧系統。美國政府表示這些都是應對國家安全風險的措施。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英國政府正在考慮是否跟進。
法智庫:歐盟晶片法不如預期 台積電投資德國但根留台灣 by 李熱葵2023-08-102023-08-10 兩年來,對於台積電是否會投資歐洲,外界始終抱有疑慮,主因在於晶片生產成本高昂,且台灣與歐洲的管理文化大不相同,在歐洲招聘合適的工程師也很困難。8月8日台積電宣布投資德國一百億歐元,在德勒斯登設立晶圓代工廠,據說與Bosch、Infineon及NXP的共同投資可獲得德國政府高達50%的補助,此一消息一掃外界揣測。
打到趴!?美歐聯手打擊中國晶片成熟製程 by 張東和2023-08-092023-08-14 美中對抗從關稅戰、貿易戰打到科技戰的情況下,美國一直阻止了中國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國 8 月 1 日正式禁止鎵和鍺出口給不友善國家,一來一往下,美中晶片戰仍未見緩和,美國將可能進一步打擊中國半導體的成熟製程。
台積電若設廠德國將有助歐洲晶片業 但中國恐再度跳腳 by 李熱葵2023-08-062023-08-06 歐盟希望其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市佔率到 2030 年能從目前的 9% 增加到 20%。歐盟內部市場業務執委布勒東一直以國家補貼為誘因,推動台積電、英特爾及三星等製造商投資。截至目前為止,只有英特爾在德國東部的馬德堡(Magdeburg)投資 170 億歐元,興建兩座晶圓廠,在獲得政府補助後則加碼投資到 300 億歐元。
美財長葉倫 對中去風險化 限縮管制範圍 by 張東和2023-07-272023-08-14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今年 7 月訪中前後,中國對內面臨了通貨緊縮、經濟下滑的危機,對外有西方圍堵之勢,可謂內外交迫。原因在於過去的中國崛起,並未負起相應的責任,反而以大國之姿,進行霸權擴張、脅迫其他國家。西方面臨中國時,問題在於無法與中國全面脫鉤,又不能坐視中國非市場作為、經濟脅迫。面對中國,如何精準的去風險化,成為各國重要的課題。
台美皆引頸期盼的「21世紀貿易倡議」為何很重要? by 謝時2023-07-252023-07-26 美國參眾兩院分別通過「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實施法案」後,已將法案送至白宮等待拜登簽署生效。另一方面,台灣於7月24日召開立法院臨時會,無異議照案通過行政院函送業經簽署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後續提報院會,院會討論前不須經黨團協商。來看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意義與內涵,及台美雙邊貿易里程碑。
歐盟領袖承諾降低對中依賴 中國則籲歐盟「澄清」對中戰略夥伴關係立場 by 王雪俐2023-07-162023-07-16 7 月 14 日,在雅加達舉行的東亞高峰會上,中國中央外交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告訴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歐盟領袖呼籲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歐盟應該進一步「澄清」其面對與中國的戰略夥伴關係究竟抱持何種立場。
印度起飛?莫迪訪美簽署科技、太空、國防多項協議 美印聯手戰略布局 by 蔡侯塞2023-06-242023-06-24 美國總統拜登和印度總理莫迪 6 月 22 日在白宮會面,主要議題著重在對抗中國崛起的商業與國防協議。兩人在一個多小時不公開的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指出東海與南中國海的情勢緊張,同時警告破壞穩定的行為。還強調國際法與航行自由的重要性。兩國也宣佈了關於半導體、關鍵礦產、技術、太空合作以及國防合作與銷售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