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奧運國手抹黑攻擊 國安單位拆解幕後三階段資訊戰手法 by 文 及均2024-08-112024-08-11 中華隊拳擊奧運國手林郁婷近期赴法國巴黎參賽,期間卻不斷遭網路輿論霸凌,質疑其生理性別有疑義。對此,媒體報導有國安人士指出,綜觀奧運賽事前後,網路上便不斷有可疑帳號發文,企圖透過PTT等論壇帶風向惡意攻擊國家隊成績及我國選手,且明顯為有計畫性地分階段進行議題操作,該名國安人士透露,雖沒有明確證據,但他認為此舉不排除是中國刻意發起的訊息戰,至於詳細情形國安單位還在了解中。
歐盟《數位服務法》首次成功 TikTok Lite獎勵計劃撤出歐盟 by 李熱葵2024-08-082024-08-09 週一(8 月 5 日)歐盟執委會表示,TikTok 已同意永久撤回在歐盟的 TikTok Lite 獎勵計畫,以遵守歐盟《數位服務法案》(DSA)的規定。
俄國情報局洩漏文件:培養恐懼情緒操控歐美人民 by 李 翊慈2024-07-142024-07-14 根據外媒 The Insider 獲得的洩露文件,揭露了俄國情報機構 SVR 針對西方國家的情報活動「凱洛計畫」(Project Kylo)。該計畫的設立目的,針對歐美敏感議題散播假訊息,利用人的恐懼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煽動歐美受眾質疑政府及對烏克蘭的支持。
博明新書關切台灣防衛 迫切籲台提升韌性和威懾力 by 謝時2024-06-132024-06-15 美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及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副資深主任簡以榮(Ivan Kanapathy)6 月 13 日受邀來台,為即將出版的新書《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灣的緊迫行動》(The Boiling Moat: Urgent Steps to Defend Taiwan)宣傳。博明以長期參與軍事國防領域的經驗為基礎,提出理性且具體的綜合分析。他在書裡做出結論也呼籲台灣,要理解建立威懾嚇阻能力的成本,不論從任何角度,絕對遠比發生戰爭來得低。
俄官媒利用 Tiktok 進行網路戰 年輕用戶首當其衝 by 李 翊慈2024-05-052024-05-05 Tiktok 如同病毒般的內容並不只經由中國官媒的帳戶發送,也會經由其他傳媒管道流通。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實驗室(Brookings)釋出報告,指出因為 Tiktok 的吸引力不斷上升,俄國官媒已開始將其作為官方大外宣的管道。
TikTok禁令倒數計時 美眾參議院相繼通過 拜登火速簽署 by 李晏蓉2024-04-242024-04-26 繼美國眾議院不顧共和黨強硬派反對,通過「TikTok 剝離法案」,昨(23)日參議院更以 79 票對 18 票的票數差距贊成立法,若中國科技公司 ByteDance(字節跳動)未能在未來 9 個月到一年內出售在美國的資產,則該法案將禁止 TikTok 在美國使用。 總統拜登也表示他會在週三簽署該協議,使其成為法律,一旦拜登簽署法案,270 天期限倒數便隨之展開。
美眾院通過援助烏克蘭、以色列、印太法案及 TikTok 剝離案 by 王雪俐2024-04-212024-04-22 美國眾議院不顧共和黨強硬派反對,通過一項價值 950 億美元的計畫,是四個計畫的包裹,前三項分別向烏克蘭、以色列及印太地區提供安全援助,第四項則關於TikTok(抖音國際版)。法案獲得眾院通過後已交由民主黨佔多數的參議院,預計將在本週二進行初步投票,有可能在本週內通過法案。
戳中要害?中國大使針對 Tiktok 問題向美國會遊說 by 李 翊慈2024-04-182024-04-24 美國眾議會上週通過一項針對 Tiktok 的法案,最終可能導致該應用程式在美國被禁用。據美媒報導,中國大使館日前已和國會人員進行會議,針對這項強制出售 Tiktok 的立法進行遊說。 今年 3 月,眾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之應用程式侵害法案》,該法案將強制字節跳動出售 Tiktok,否則將禁止美國蘋果、Google 等應用程式平台上架 Tiktok。
德國企業中國市場 從黃金大道變成通往地獄的高速公路 by 王雪俐2024-04-182024-04-23 4月13日德國總理蕭茲展開一連三日的中國訪問,這是他任內至今為止訪中為期最長的一次。在這之前,他的幕僚為他開啟名為 Teambundeskanzler(總理團隊)的TikTok帳號並發布影片,蕭茲本人則在X上發文稱「我不跳舞,保證」。《Politico》的一則報導指出,即使以德國標準來看,蕭茲也屬於欠缺幽默感的類型,他加入TikTok之舉並不有趣,「與其說是娛樂性的吉格踢踏舞,不如說是悲傷的歌舞伎」。
博明和蓋拉格共筆提醒拜登:抗中必須取得勝利而非優勢 by 謝時2024-04-162024-04-16 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及眾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聯名在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上撰文強調,美國的抗中之爭必須要取得勝利,而不能只是主導競爭局勢,「沒有什麼能取代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