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立院爭議:賴政府上任即面對國內外艱困局勢

在新任總統賴清德就職前幾天,在野的國民黨、民眾黨欲強行通過國會改革草案、環島高速鐵路案,與民進黨在立法院爆發激烈衝突。(圖/中央社)

本週五(17 日),在新任總統賴清德就職前幾天,在野的國民黨、民眾黨提出國會改革草案,但法案內容因被質疑擴大議會權力,有違憲疑慮等,在立法院爆發肢體衝突,造成共 5 名民進黨立委送醫。當日在國會中的場景也提前引發國際媒體對賴政府將來執政困境的關注。

  • 本次引發爭議的另有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所提的「環島高速鐵路特別條例草案」,民進黨立委該草案不僅未經院會、環評,且建設金額粗估高達 2 兆元,卻未經逐條討論,欲在 17 日一天內三讀通過。

外媒指出,即便賴清德在 1 月的總統大選中勝選,但民進黨在國會中並未取得絕對多數,這讓賴清德未來在立法院取得支持的過程,將會比蔡英文時期來得更為艱辛。

  • 據《路透社》報導,在野的國民黨雖席次較民進黨多,但仍未過半,因此積極與關鍵少數的民眾黨聯手。
17 日晚間,立院外抗議強行通過法案的民眾。(圖/中央社)

延伸閱讀:黑箱法案再現?國會改革法案引發大衝突 民眾集結場外高聲抗議

國防敏感領域強調穩定 上任即面對更艱困國內外局勢

明(20)日,台灣新任總統賴清德即將就職,美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台灣內部的經濟問題、加強與美國國防聯繫、抵擋日益強悍的中國,將是賴政府上任後立刻會遇到的問題。

《路透社》也引用不具名的台灣官員說法,指出因為中國發動更具威脅性的軍事入侵,且試圖在台灣內部製造分裂,影響民意。因此,新政府一上任,便將面臨國內外更加複雜、困難的現實。

  • 該名官員指出,台灣必須繼續團結,向國際社會證明,中國才是不斷破壞國際秩序、以及兩岸交流的機會的主因。

因此,在對中政策、國家安全、國防等敏感領域,賴清德幾乎保留了蔡英文的團隊。包括外交部長吳釗燮出任賴政府的國安會秘書長,現任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則出任國防部長。

透過這樣的人事延續,賴政府希望能在新任期中提供穩定,以便因應中國在台灣周圍海域、領空不斷升高的緊張局勢。

蔡英文總統即將卸任,賴清德在敏感領域選擇沿用蔡政府團隊成員。 (圖/賴清德臉書)

賴將就職 國際關注對中態度

《金融時報》指出,在台海局勢緊張的情況下,賴清德要在維持台灣安全,以及維護台灣主權獨立間取得平衡,難度比歷任總統都來得高。

  • 賴政府除了需要加強台灣的防禦,提高國防預算從 GDP 的 2.5%調整至 3%,更需要將重點放在行動式武器及加強民防。

然而,賴政府也必須加緊解決許多台灣青年在經濟上的擔憂,因此內政改革也會是首要任務。

  • 國內改革如:資金不足的全民健保、育兒政策及老年照護。此外也需要在經濟政策中,創造更多的就業可能,並刺激國內消費。
外媒報導,賴清德一上任便需要面臨國內外的艱困局勢。
圖為 1 月的勝選之夜(圖/中央社)

參考新聞連結:
2024/05/18 Financial Times ​Taiwan’s new leader faces China threat and voters left behind by chip boom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