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今舉行安倍國葬儀式 岸田文雄與賀錦麗共同譴責中國在台海挑釁

外交部長吳釗燮指出,紀念安倍最好的方法,就是民主國家更加團結,捍衛共同珍惜的自由民主價值 (圖/共同社)

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 7 月 8 日在奈良市進行街頭輔選演說時,遭槍手持改造槍枝槍擊身亡。首相岸田文雄內閣 7 月 22 日決定今天下午為安倍舉辦國葬,地點在東京都內的「日本武道館」,國葬儀式流程首先由治喪副委員長、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致詞,奏國歌、默哀、並播放安倍生前影片。

各國代表獻花時,日本將台灣列入朗讀的國家名稱之一,台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周學佑對此表示,獻花儀節由日本政府規劃決定,尊重主辦單位安排,中國沒有理由對台日基本人情義理做出任何的抗議。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昨天在東京會晤岸田文雄時,重申美國對日本的防衛承諾,並且共同譴責中國在台灣海峽的行徑。外交部表示,部長吳釗燮投書日媒指出,雖然安倍已離開,但安倍精神遺產與世人同在;而紀念安倍最好的方法,就是民主國家更加團結,捍衛共同珍惜的自由民主價值。

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 7 月 8 日在奈良市進行街頭輔選演說時,遭槍手持改造槍枝槍擊身亡,首相岸田文雄內閣決定今天下午為安倍舉辦國葬/圖:共同社。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今日舉行國葬

安倍國葬儀式今天下午 2 時(台灣時間下午 1 時)起舉行,所需時間約 3 小時。日本政府原本預估出席者約有 6,000 人,但實際估計約 4,300 人,其中海外約 700 人,包括來自台灣、美國等 218 國及地區、國際機構代表。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抱著安倍骨灰罈的遺孀安倍昭惠,下午 1 時 26 分搭乘座車從東京都澀谷區自宅出發,途中先經過安倍生前跟各國領袖舉行會談的主要舞台「迎賓館」,接著再經過負責安倍生前致力安全保障政策的防衛省,最後在 1 時 55 分抵達國葬會場。

首相岸田文雄在武道館外迎接手捧骨灰罈的安倍昭惠,並帶領安倍昭惠等人步入會場。在此同時,自衛隊開始鳴砲 19 響弔唁。安倍骨灰罈在場內被專人安放在會場前方,上方則吊掛安倍巨幅遺像。國葬儀式由葬禮副委員長松野博一宣布開始。產經新聞報導,會場前方以安倍喜愛的富士山樣貌進行布置。

首相岸田文雄在武道館外迎接手捧骨灰罈的安倍昭惠,並帶領安倍昭惠等人步入會場/圖:共同社。

在演奏完日本國歌並全場默禱後,會場播放開頭是安倍彈琴的影片,接著回顧安倍從 2006 年首度擔任首相以來,在政壇關鍵場景的談話與重要政績,包括多次訪問 311 大地震災區、提出安倍經濟學等重大政策,最後再接回安倍彈琴影片。接著由葬禮委員長、首相岸田文雄代表政府宣讀追悼詞。

在國葬正式舉行前,設置在武道館外九段坂公園的獻花台原定今天上午 10 時起開放獻花,未料到場民眾太多,不得不提前半小時開放民眾獻花。富士新聞網報導,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說,截至今天下午 1 時左右,場外獻花民眾已超過萬人。

日本上一次舉行國葬是 55 年前,1967 年前首相吉田茂的國葬,包含 12 國特使在內,共有 73 國外交使節出席。 1980 年前首相大平正芳的內閣暨自民黨合同葬舉行時,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等人士出席。

在演奏完日本國歌並全場默禱後,會場播放開頭是安倍彈琴的影片,接著回顧安倍首度擔任首相以來,在政壇關鍵場景的談話與重要政績/圖:共同社。

賀錦麗與岸田文雄共同譴責中國在台海行徑

為凸顯繼承安倍的外交政治遺產,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昨(26)日展開「弔問外交」,預計到 28 日為止,3 天內將接見逾 30 個國家領袖級政要或國際組織代表。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這次率領的弔問團共 12 人,她在抵日前,有日媒報導,她與岸田將就台灣情勢、推動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等議題交換意見,「他們將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最近在台灣海峽的侵略性及不負責任挑釁,並重申維護台灣海峽和平及穩定的重要性」。

在與岸田會談時,賀錦麗說:「美國對於防衛日本的承諾是不會動搖的,當日本遭受威脅時,我們已做好與同盟國一同奮戰的準備。」她還稱讚安倍建立的美日關係,認為安倍發揮了領導力。白宮聲明指出,賀錦麗也與岸田文雄討論北韓最近試射彈道飛彈一事,以及商討解決北韓綁架日本公民問題的重要性。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左)26 日在東京與日相岸田文雄(右)會面,重申美國對日本的防衛承諾/圖:共同社。

日本將台灣列入朗讀的國家名稱之一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 15 日表示,總統蔡英文指派台灣日本關係協會蘇嘉全會長、立法院王金平前院長,以及駐日本代表謝長廷,共同組成代表團,出席安倍前首相之國葬儀式。代表團三位跨黨派的「院長級」成員,長年均與安倍前首相交情深厚、互動密切,在日本各界擁有充沛人脈,此次共同代表我國出席安倍前首相國葬,充分彰顯台日堅定情誼與深厚情感。

張惇涵指出,安倍前首相是深受國際推崇的國際領袖,畢生堅持守護民主、自由、人權的理念,開創劃時代的印太架構戰略思維。安倍前首相更是台灣的堅定摯友,台日之間患難見真情的「羈絆」,攜手扶持的「善的循環」,安倍前首相推動台日關係進展不遺餘力。

張惇涵表示,蔡總統也祈願,此次的代表團能夠帶著我國政府與人民對安倍前首相的悼念與追思前去,誠摯感謝安倍前首相的畢生貢獻,並展現台灣與日本繼續並肩同行,捍衛共享的價值及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

總統蔡英文指派台灣日本關係協會蘇嘉全會長、立法院王金平前院長,以及駐日本代表謝長廷,共同組成代表團,出席安倍前首相之國葬儀式。輪到台灣代表團獻花致意時,主辦單位直接唱名「台灣」(タイワン)
圖/翻攝自 FNN 直播

日媒報導,有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當局計畫將台灣列入獻花時大聲朗讀的國家名稱之一」,不過在國葬上將台灣視為一個國家仍可能引發中國方面的強烈反應。今日輪到台灣代表團獻花致意時,主辦單位直接唱名「台灣」。

對此,台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周學佑上午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指出,安倍國葬時的上台獻花儀節,是由日本政府規劃決定,尊重並相信主辦單位會有適時、妥當、適切的安排,至於中國會不會抗議的問題,「我想,中國大陸應該沒有理由對台日間的基本人情義理做出任何的抗議」。

周學佑表示,台日關係互動密切,國民情感深厚友好,外交部未來也將秉持廣結善緣的立場,推動台日全方位的實質友好關係。

有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當局計畫將台灣列入獻花時大聲朗讀的國家名稱之一」,不過在國葬上將台灣視為一個國家仍可能引發中國方面的強烈反應/圖: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攝 2022 年 9 月 27 日。

吳釗燮:紀念安倍最好方式是民主國家更團結

外交部發布新聞稿表示,為感念已逝世的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吳釗燮以「紀念安倍前首相-民主國家應更團結」為題投書日本「產經新聞」,於昨天刊登。

外交部指出,文中提到,台灣人民對安倍逝世最不捨的原因,是因為安倍不畏中國批評,多次以日本首相高度展現對台灣誠摯的關心與堅定支持;安倍更提出「台灣有事,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的戰略理念,這已經成為台灣人民最懷念的經典。

吳釗燮指出,是台灣在面臨地震颱風等天然災害時,安倍總是給台灣人民溫暖關懷與即時協助,例如協助台灣取得疫苗、花蓮震災時親筆揮毫「台灣加油」及手持台灣鳳梨以燦爛的笑容力挺台灣。安倍對台灣的支持與關懷感動了無數台灣人民與台灣政府,安倍也做出最好的示範,激勵台灣在其他國家有難時也同樣伸出援手,善盡國際社會成員的責任。

2018 年花蓮大地震,安倍晉三手寫書法應援台灣圖/安倍晉三臉書。

吳釗燮提到,目前威權主義對外大肆擴張更凸顯安倍的高瞻遠矚,「亞非繁榮廊道」、「民主安全之鑽」或「自由開放印太區域」,在安倍的力推之下,成為美國、歐洲與區域主要民主國家的共同戰略。

吳釗燮表示,安倍堅持信念並且積極推進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成立,同時支持台灣加入。看到當前威權主義國家在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在東海、台海、南海試圖進行擴張,台灣更加體會安倍的遠見和擘畫,以及民主國家團結的必要。

最後,吳釗燮強調,雖然安倍已離開,但安倍精神遺產與世人同在;而紀念安倍最好方法,就是民主國家更加團結,以捍衛所共同珍惜的自由民主價值。

安倍堅持信念並且積極推進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成立,同時支持/圖:民主進步黨臉書。

參考資料:
2022/09/15 總統府發言人 總統指派三位跨黨派院長及成員代表出席安倍前首相國葬
2022/09/26 外交部 外交部吳部長投書日媒感念安倍前首相並呼籲民主國家應更團結
2022/09/26 路透社 U.S. VP Harris, Japan PM Kishida to discuss Taiwan security issue
2022/09/27 外交部 外交部線上例行新聞說明會
2022/09/27 NHK 安倍元首相 「国葬」【最新情報】参列者による献花が続く

新聞回顧:
2022/07/08 報呱 慟!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死亡 享壽67歲
2022/07/08 報呱 岸田首相回應安倍槍擊案 嚴厲批判兇手(圖)
2022/07/10 報呱 日台僑「全日本台灣連合會」哀悼安倍:是無可取代的重要人物 日台交流協會湧哀悼人潮
2022/07/12 報呱 賴清德訪日外交突破 安倍晉三曾提醒泉裕泰:「不要讓台灣人感到寂寞」
2022/07/13 報呱 國民黨為安倍晉三遇刺降半旗 趙少康、洪秀柱、新黨崩潰砲轟
2022/07/14 報呱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011年來台專題演講全收錄
2022/07/22 報呱 安倍國葬預計在9月底舉辦 「弔問外交」承安倍遺產:自由開放的印太
2022/07/28 報呱 日本前防衛大臣率團訪台 石破茂:繼承安倍遺志和台灣具體合作
2022/07/28 報呱 安倍的非洲遺產:加強日非關係的開拓者
2022/08/12 報呱 因應疫情、安倍遇刺、派系平衡、台海與俄烏局勢 岸田內閣大換血

Tagged:
About the Author

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
臺北人,畢業於東吳大學人權所
願做獨立的人,做自由的臺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