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音重現:原住民族文學轉型正義特展」本(3)月17日起於暨南大學展出,針對白色恐怖時期受到迫害的原住民,透過原住民文學來呈現。主辦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表示,希望這段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能走入原鄉,邀請部落族人共同對當代原住民族處境進行反思與對話。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25)天表示,為推廣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國立臺灣文學館於2018年合辦「原音重現:原住民族文學轉型正義特展」,主要針對白色恐怖時期,鄒族的高一生因追求鄒族自治遭到逮捕槍決,以及泰雅族原住民林昭明、王宗霖、邱致明、葉榮光、周萬吉等受難者莫名被羅織罪名而遭逮捕入獄的故事,並且透過原住民文學來呈現轉型正義的議題。
高一生為日治時代原住民菁英;中國國民黨敗逃入臺後,成了白色恐怖受難者。根據《臺灣音樂家羣像》,他首度提出原住民「民族自治」的理想,並且常與各族群交換有關於自治的理念。高一生不僅關心族人教育,更積極參與鄒族語言、文化的記錄與保存;他還投入鄒族公共事務與生活改善,如推廣農業新知、改善醫療習慣等;以及爭取新墾地,鼓勵族人遷移,新美與茶山就是高一生努力爭取墾地而形成的鄒族部落。
根據《臺灣音樂家羣像》,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在國民黨軍的大屠殺之後,開始引來了事端。當時嘉義市仕紳請求擔任阿里山鄒族領袖的高一生下山援助,他於是率領鄒族青年下山支援,並提供糧食與掩護,給當時落難逃至鄒族山區的反抗人士,後來因協助涉案者避難以及倡導原住民自治區的遠景,而成為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之一,於1954年遭到處決,享年46歲。
林昭明同樣是追求原住民權益的「高山自治」理想,被極權政權誣為「顛覆政府」。根據馬非白〈原住民悲歌〉轉述,林昭明表示,中國國民黨政權來到臺灣,不但實施「山地平地化」政策,還將山地公家機關物品據為私用,醫療所的藥品被賣到平地,致使山區部落族人缺乏醫藥救治,整個角板山社有如遭到洗劫一般,於是,「民族自覺」的意識就在他心中萌芽。
王宗霖因林昭明案遭極權政府誣陷。鄭雅如在〈課本沒教的臺灣史(一)〉載王宗霖的憶述:「全臺當時高中畢業以上的原住民有50人,被抓去了41人,…國民黨對聰明勇敢的原住民的迫害可見一般。」鄭雅如表示,在國民黨白色恐怖統治下,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受現代教育的原住民菁英嚴重折損,對於原住民族群的發展必然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邱致明同樣在白色恐怖時期遭誣陷入罪,直到2018年才獲平反。《自由時報》報導,邱致明在1964年被指控改編「一二三到台灣」歌謠諷刺蔣介石,以及煽動山地同胞叛亂,遭到台灣警備總部判刑5年、褫奪公權3年。邱致明女兒邱淑嫻表示,她的父親,從原本愛說話的泰雅族人,因白色恐怖的這些受難經歷,變得沉默寡言。
葉榮光同樣是因白色恐怖的政治迫害,被國家冠上莫須有的叛亂罪名。根據原住民文化事業基金會,葉榮光在台中師範學校畢業後,將一生奉獻給教育界。曾考取第一屆山地行政考試特優第二名,1968年在新樂國小任職期間,受到白色恐怖政治迫害。其女兒蘇佩玲表示,葉榮光一直到他往生之前,他還是無法釋懷。葉榮光孫子葉宗霖強調,直到病逝前一個月,葉榮光都還在為受難者團體奔波。
周萬吉1953年時為師範學校二年級的學生,堪稱菁英。根據《原住民教會》,當年他連共產黨是什麼都不太清楚,就「為了國家的安定」而被定罪、入監服刑1年3個月。《原住民教會》轉述,「共產黨的事情,看都沒看過,聽都沒聽過……」沒做的事情,到底要承認什麼?當特務叫他寫自白書,他根本寫不出來,最後只能照著要求簽名。
人權博物館表示,由於「原音重現:原住民族文學轉型正義特展」所帶動的轉型正義思考需要拓展與更多元的參與,因此國家人權博物館以「行動博物館」的概念,將這個特展重製成易於移動的形式,帶到原住民族地區,透過學校、教會或部落組織等進行展示,希望這段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能走入原鄉,並結合教育推廣活動,邀請部落族人共同對當代原住民族處境與相關議題進行反思與對話。
「原音重現:原住民族文學轉型正義特展」首場於暨南大學展出,展期自3月17日至3月27日止;陸續將於嘉義、屏東、新竹、臺南、臺東、桃園等展覽,展至本(2020)年9月13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