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對抗的態勢自從美國前任總統川普開始奠定基礎,台灣也在這股浪潮中,成為美中交鋒的一顆亮眼之星。近日,據美國《金融時報》報導,表示美國有考慮讓台灣駐美代表處正名「台灣」,這是台灣外交局勢的突破,不過,中國外交部與國台辦昨(13)日紛紛表示不滿,仍老調重彈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1979 年 1 月 1 日我方與美國正式斷交後,台灣與美國的關係改以非官方的交流機構為主,美國駐台機構為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為基礎下設置的「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AIT),台灣駐美國機構則是「 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United States),這樣的關係維繫台美兩方的非正式邦交。
不過,這樣的態勢,隨著美中對抗的國際局勢下,對台灣的外交局勢也逐漸受到波動,以我方現任駐美大使蕭美琴來看,今年,蕭美琴美國受邀參加拜登就職典禮,成為台美斷交後第一位駐美大使,且在 8 月底時,蕭美琴還受邀參與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大都會隊台灣日(Mets Taiwan Day)的開球嘉賓,並罕見以「台灣大使」來稱呼;而以我方駐美代表處來看,今年美國眾議院通過抗中「老鷹法案」,法案呼籲美台擴大經貿關係、就駐美代表處正名展開協商,也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社會,並強調聯合國對中國的承認並不涉台,由此可見,台美關係在外交上逐漸升溫。
且根據媒體表示,在 8 月底中國駐美大使秦剛即發生出席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透過視訊會議,談到美中關係時提到改變兩方關係,他就表示美方應停止惡化,以便製造對話空間,並說如果沒辦法解決分歧請閉嘴,也看到美中外交的窘境與衝突。
這樣的升溫情勢,在近日,也就是 9 月 11 日的美國《金融時報》報導,他指出,台灣國安顧問(應該就是顧立雄)與外交長吳釗燮,秘密前往美國,進行廣泛策略性的交談,其中包括駐美代表處正名為台灣代表處。雖然台灣代表處正名尚未確定下來,但是據金融時報的消息人士傳出,大家熟知「不支持台灣獨立」的美國亞太事務協調官,有「印太沙皇」之稱的康貝爾(Kurt Campbell)「支持」這個轉變;參與討論的消息人士指出,台灣的要求目前獲得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內部和國務院亞洲事務官員的廣泛支持。
令人玩味在於,此報導指出,這也是拜登政府首次與台灣政府高層會面,並可能再度激怒中國。確實,昨(13)日,中國外交部與國台辦紛紛表示不滿,中國外交部表示,9 月 10 日拜登在美中元首通話不會改變一個中國原則,已和美國進行嚴正交涉,中國外交部還表示,希望美國遵守「一個中國原則」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實現美國承諾,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和提升實質關系,包括不得將台「駐美經文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停止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則是強調,有關部門(應指中國外交部)已表明此事立場,她還說:「民進黨當局無論怎樣玩弄花招搞『台獨』,都注定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