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網路媒體《立場新聞》和《眾新聞》在 1 週內相繼宣布停運,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今(4日)公開表示,上述兩間媒體是自己決定停運的,不能與新聞自由直接掛勾,並強調政府沒有打壓新聞工作。

《立場新聞》和《眾新聞》停運

上個月 29 日清晨,《立場新聞》多名高層,包括何韻詩、鍾沛權等人在內,總共 6 名高層與前董事被香港當局以「涉嫌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突襲拘捕。港府同時出動將近 200 名國安人員搜查《立場新聞》辦公室。突襲行動在今年已有蛛絲馬跡,已被逮捕的黎智英等《蘋果日報》高層,前一天才被追加控訴發佈煽動刊物罪名,早前7月份時,創作兒童繪本的香港言語治療師工會,也是因「意圖引起孩童憎恨港府」而以同樣罪名抓捕。

雖然立場新聞高層被拘捕的「串謀發佈煽動刊物」,並非《香港國安法》下法則,而是《刑事罪行條例》下之罪行,最早可以追溯至英屬香港制定的《1938年煽動條例》。但在去年《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後,已有數人被香港國安警察起訴「串謀發佈煽動刊物」罪。

一週內,被視為親民主派的香港網絡新聞平台「眾新聞」隨即宣佈停運,負責人透露與其他高層人員過去數天深入冷靜分析情況,認為無法清楚掌握執法界線,也「不能在感到平安安全的情況之下繼續工作」,形容停運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前香港記協主席、眾新聞主筆楊健興周一坦言,停運的觸發點,便是受到《立場新聞》事件影響下的決定。

林鄭月娥:西方國家也有類似法律 停運為媒體自己的決定

針對香港親泛民主派的網媒立場新聞多名高層上週遭警方拘捕後,另外兩家親泛民的新媒體獨媒新聞和眾新聞先後宣布停運,這引起外界質疑香港新聞自由受損,一些外媒更指國安法令香港新聞自由受損。

香港行政長官(特首)林鄭月娥今天(4)日公開表示,最近有些西方媒體指香港國安法令新聞自由受損,她不同意,並強調西方國家也有類似法律,而且更嚴苛;香港是法治社會,新聞界人士也要遵守法律,如果他們不願意遵守法律,那就要自行決定去向。

針對一週內許多媒體停運,林鄭月娥表示,這些媒體是自行決定停運的,不能把它們自己的決定與新聞自由掛鉤。而此前也是政府在與記者協會溝通後,容許新媒體進入政府部門採訪的。同時,他拿出最新數據顯示,本地新媒體數量較之前增加了 5.4%,駐港外媒也增加了 9.5%,辯稱因為個別媒體自行停運而指香港新聞自由受損。而被問到立場新聞事件是否給這些媒體帶來「寒蟬效應」,林鄭月娥卻又不正面回應,僅泛泛其詞表示無法為這些機構作答、不能扯上香港國安法,因為任何人都要守法。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