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獨聯盟民調》保家衛國成優先選項、中華民國台灣認同大幅超越台灣人認同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與台灣安保協會共同舉辦:2022「台美建交」民調記者會。圖/潘柏廷拍攝

今年九合一地方選舉結束後,台灣安保協會委託山水民意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執行民調調查,訪問時間為 11 月 29 日到 12 月 1 日,由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與台灣安保協會在今(12)日舉辦「2022 『台美建交』民調記者會」,邀請專家學者公布民調外,同時解讀此次民調的意義。

此次由台灣安保協會理事長謝若蘭主持,邀請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陳慧蓉、民進黨籍立委范雲、時事評論員楊宗澧、台灣基進黨秘書長王興煥與台灣教授協會副會長陳俐甫。

台美建交相關新聞報導回顧:台美建交民調》陳南天:台灣人民亟欲台美建交、與美國建立軍事同盟.自我捍衛!

謝若蘭:不只台美建交,身分認同、統獨傾向、自我保衛皆是民調重點

台灣安保協會理事長謝若蘭。圖/潘柏廷拍攝

謝若蘭首先針對此份民調說明:這是第三年的民調,委託山水民調,手機、市話各半…。適逢九合一大選過後,政府施政滿意度掉為三成以下,過去兩年都超過三成。就題目設計上,不同於政大選研中心 1990 年代開始對於「身分認同」與「統獨態度」的設計。

謝若蘭提到,身分認同不只限於台灣人還是中國人,而是台灣人、中華民國人、中國人,因為排他性的中國認同經過 30 年的民主化,已經大幅減少。但是以前沒被納入選項的排他性中華民國人,穩定保持在 20-22 %。近年來,民進黨政府大力推動中華民國台灣人,也逐漸排擠了排他性的台灣人。2021 年與 2022 年最大的變化是,單純的台灣人從將近 4 成下降至 3 成,而較為模糊的中華民國台灣人則從 3 成上升到 4 成

另外,在統獨態度上,謝若蘭表示,政大選研中心的民調題目設計維持現狀分為暫時和永遠,因此,始終佔大多數,我們將維持現狀再細分為「朝向獨立」、「朝向統一」做區分,可發現主張獨立,不論「朝向獨立」還是「立即獨立」,佔 46.6 %(2021年為 47.8 %),略高於永遠維持現狀的 39.2 % (2021 年為 39.1 %);主張統一,不論立即統一還是朝向統一佔 10 % (2021 年為 8.8 %)。

謝若蘭指出,台美關係、人民自我保衛意願、身分認同與統獨意向是我們長期追蹤的重點。民調顯示出台灣人民的共識,也可作為政府長期施政努力的方向。政府積極說服是有效的,我們可以看出中華民國台灣在政府說服下,高達四成,但是也是警訊,因為認為自己只是台灣人的人變少了。

宋承恩:呼籲國防部加快腳步針對美國一連串行動與美國合作

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圖/潘柏廷拍攝

針對「台美軍事同盟」的民調,宋承恩表示,在「台美軍事同盟」民調呈現六成以上民眾支持,另外,超過七成的民眾有自我保衛意識且高達 74 ℅民眾支持兵役延長一年,顯見民眾對於保衛家園意願非常堅強。

面對近日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無償五年 100 億美元軍援台灣、希望台灣加入環太平洋軍事演習,宋承恩呼籲國防部,加快腳步針對美國一連串行動,與美國加緊合作;另外,增加遏阻行動會降低中國入侵的機會、加強心防與抵抗意志反而會降低入侵的可能,他最後說到,現在必須增加國防論述,必須積極回應雜音,且面對泛藍陣營在今年選舉期間常說「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那麼必須問泛藍陣營有甚麼好的配套措施。

陳慧蓉:「保衛家園」為台灣民眾的優先排序

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陳慧蓉。圖/潘柏廷拍攝

在「台灣保衛家人」的意願,陳慧蓉表示,從今年民調來看「保衛家園」、「兵役延長」與「以台灣為名參加國際組織」,都當成一組有關台灣安全議題,順序上的支持度變成「保衛家園」為優先。

陳慧蓉樂觀地說到,從這民調來看我們公民實質知道最重要的選項是甚麼,不論是「台灣人認同」還是「中華民國台灣認同」的各個年齡層,都明顯地要捍衛台灣共同體。

范雲:雖選舉不理想,但台美建交與加入國際社會民調仍高

民進黨立委范雲。圖/潘柏廷拍攝

在「以台灣為名與美國建交」與「加入國際社會」上的民調來看,民進黨立委范雲表示,雖然泛綠政黨在此次地方選舉選舉結果不太理想,但是從民調來看,持續有六成民眾支持台美軍事同盟與支持台美建交,且 6 成 2 的民眾認為,和中國經貿風險提高,並不會影響他們支持台美建交的意願。

此外,很高的民調為加入以台灣為名加入國際組織,為跨黨派認同有高達七成民眾支持,范雲說到自己六月參加哥本哈根民主峰峰會、九月參加 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對華政策跨國際聯盟,很遺憾的是只有國民黨立委不參加,最近參加視訊的會議,也是邀請台灣立委范雲、林靜儀和王婉諭,雖然國民黨持續不願意參加此組織,國際間對於如何協助台灣參加國際組織,都在想辦法突破中國封鎖。

楊宗澧:「排紅」是排黑的最大前提

時事評論員楊宗澧。圖/潘柏廷拍攝

「此次民調主要環繞在於『抗中保台』」楊宗澧認為,在此次「台灣人認同」民調中,「台灣人認同」與「中華民國台灣人認同」有流動趨勢,「台灣人認同」走向「中華民國台灣認同」的移動,楊宗澧提出,鑒於民進黨在 2016 年執政推動的「中華民國台灣」下,如果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是現任副總統賴清德,是否能有更進步的論述,如何讓台灣認同逐漸地取代中華民國台灣認同,是 2024 年民進黨重要課題。

此外,在「統獨民調」來看,基本趨勢是往獨立的方向前進,楊宗澧說到,即便國民黨在兵役延長上,不斷鼓吹反對意見,但是從民調來看泛藍的支持者很多都認同兵役延長,因此國民黨在 2024 年選戰必須面對此課題;另外,由於民進黨針對所謂黑道治國提出的「排黑條款」,楊宗澧則強調,黑道在全世界都有,但在台灣要避免中國滲透下改變台灣的民主,民進黨作為執政黨必須在國會努力上「排紅」才對,「排紅」是排黑的最大前提。

王興煥:認同轉移至中華民國台灣認同增加,蔡政府不要扯台灣認同後腿

台灣基進黨秘書長王興煥。圖/潘柏廷拍攝

王興煥根據「統獨傾向」民調表示,在「台灣認同」與「中華民國台灣認同」上,2021 年原為 55:34,但在 2022 年則變為 43:47,王興煥認為這樣的結果兩種可能是「原本不傾向台獨的中華民國人大量轉移為傾向台獨的中華民國台灣人」與「純粹是傾向台獨的台灣人大量轉移為傾向台獨的中華民國台灣人」

至於透過全民「身分認同」民調來看,2021 年 40.5:30.9,到了 2022 年 31.7:39.9,其餘「只是中華民國人」、「中國人(ROC & PRC)」、「未表態」都無顯著變化。王興煥強調,所以很明顯,統獨比例雖無消長,但單獨台灣認同流失了近9%,轉移到含有中華民國的認同。這 9% 當然不是「台灣認同」轉移為「中華民國認同」,而是「台灣認同」變成「台華不分」。

這種狀況的產生,王興煥認為,在消極面而言,是蔡英文政府對國族認同轉型的怠惰,例如在空間命名、去除中華民國殖民符碼等的不作為;積極面而言,蔡英文不斷將台灣與中華民國連結,甚至肯定中華民國殖民強人(蔣經國)、把十月十日當台灣的國慶。

王興煥對此憤怒說到,已經不奢望蔡英文政府積極促成國族認同的轉型,不奢望民進黨政府重視台灣基進極力推動的台灣國族打造與台灣國家完成,只懇請民進黨政府不要扯台灣認同的後腿。

陳俐甫:想要軍事同盟卻不想建交,這哪是平等國家的對待方式?

台灣教授協會副會長陳俐甫。圖/潘柏廷拍攝

民調呈現上,支持台美建交比軍事同盟還要少 10 ℅,陳俐甫表示,台灣人民對軍事同盟依賴,不想與美國建交卻想要軍事同盟,哪是平等國家的方式?顯見台灣的國際素養與世界潮流有很大的落差,公民教育是失敗的,民進黨政府必須檢討。

陳俐甫指出,中國對台灣統戰中,不論是在台美建交、軍事同盟、經貿合作、晶片轉移、軍事反制,民調呈現國民黨最會表現中國統戰效果,至於民眾黨雖然也有,但民調和國民黨仍有所差別;至於,在保家衛國民調部分,國眾兩黨各有 35℅ 和 26℅ 支持者民調顯示,就算發生戰爭也不願意保家衛國,他強調,這種狀況根本不配當正常共同體的公民,缺乏文化與教養的訓練,這才是真正國家問題。

至於在恢復兵役的問題上,陳俐甫認為,前提是合理訓練和訓練意義,可是在宣傳上,大家又不想當兵,政府是否提供民防等方式保家衛國,國家必須和人民說明要人民如何保家衛國,不能說保家衛國就是交由國防部管理,過去洪仲丘案反映軍中管教不合理、近日又發生送去西點軍校念書幾乎退光,這些問題政府從來都沒有交代。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