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 8 月底提名張文貞出任司法院長,姚立明出任司法院副院長,以及何賴傑、陳運財、王碧芳、廖福特與劉靜怡共 7 位為司法院大法官人選,立法院今天進行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投票,全數不通過。

藍白提高憲訴法門檻 今不同意人事 憲法法庭實質癱瘓

馬英九總統時期提名的前大法官黃虹霞表示,立法委員沒有權利癱瘓大法官、不可以暫停人民的憲法訴訟權,修法提高做出憲法裁判的同意人數門檻,可能會眼睜睜看著人民被冤枉。/圖:中央社
馬英九總統時期提名的前大法官黃虹霞表示,立法委員沒有權力癱瘓大法官、不可以暫停人民的憲法訴訟權,修法提高做出憲法裁判的同意人數門檻,可能會眼睜睜看著人民被冤枉。/圖:中央社

先前,藍白強推的憲法訴訟法修正案已於 20 日三讀通過,明定判決需有 10 位大法官參與評議,若要做成違憲判決,則需 9 人同意才行,引發癱瘓憲法法庭爭議。

今天,國民黨總召傅崐萁表示,朝野立委同心協力,全數封殺總統賴清德所提人選,形同對賴總統的不信任案投票。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司法院正副院長、大法官的人事同意權行使,民眾黨團決定團進團出,一致決議 7 位大法官被提名人中,會投下同意 1 位劉靜怡被提名人。

黃國昌表示,同意的理由有兩個關鍵點,第一是大法官作為憲法守護者,必須有足夠的道德勇氣且不分黨派,對掌權者不當違法失職行為勇於批判,而不是屈從於當權者意志。

民進黨立院黨團不同意劉靜怡 七人全數無人過關

原外界認為將獲通過的王碧芳,也遭藍白否決。圖:中央社提供。

民進黨團封殺被提名人劉靜怡。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已先向總統賴清德報告,說明「黨團自主」,賴總統表示尊重;劉靜怡一路辱罵民進黨,黨團一致決議封殺。

柯建銘表示,權力分立原則下,在黨團會議前,他致電賴總統並表示,「今天是國會自主,黨團自主」,賴總統說他自己是黨團出身,當然絕對尊重。

柯建銘說,總統的提名,黨團絕對尊重,提名之後,如何投票,是黨團自主。賴總統提名之後,劉靜怡多次辱罵民進黨,包括罵前總統蔡英文貪污及論文是假的、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貪污等,「一路罵」;在大法官被提名人審查會時大罵,甚至羞辱黨籍立委王義川,若今天黨團再投票給劉靜怡,「不就自己自殺就好」,「這部分就是屬於黨團自主」。

柯建銘表示,因此,黨團今天做成決議並祭出黨紀,在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一致投票反對劉靜怡,這就是黨團會議結論。

總統府表達遺憾 將補提名大法官新人選

總統府自 8 月 30 日提名大法官人,確定未獲立法院通過。/圖:中央社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下午受訪表示,總統府尊重立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的審查結果,這樣的結果對於後續司法院、憲法法庭難以維持正常運作,對於這部分總統府表達深切遺憾。

總統賴清德誠摯感謝這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在近 4 個月以來辛苦付出與願意承擔。

她表示,接下來是否進行大法官補提名,因考量司法院是台灣最高司法機關,加上憲法法庭對民眾來說,是尋求救濟的最後一道希望,考量國家整體運作,賴總統將進行補提名作業,最終希望整個司法院回到如常的運作狀態。

郭雅慧表示,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一直都是黨團自主,賴總統曾任立法委員,過去有非常長一段時間在黨團中擔任幹事長,對於黨團自主的文化完全理解也充分尊重,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在上午黨團開會之前致電賴總統說明,總統對此表達完全尊重。

被問到在野黨指此次人事同意權行使是朝野合作要給總統難堪,郭雅慧重申,對於黨團自主文化,賴總統充分理解也完全尊重,自然也沒有這個問題。

更多新聞:
2024/12/19 報呱 法律學者陳冠瑋籲國際關注:台灣憲法法庭岌岌可危
2024/12/18 報呱 國民黨3分鐘強行初審通過選罷法 小黨齊聲譴責、民團號召青鳥再飛
2024/11/26 報呱 本末倒置!翁曉玲要求司法院「自提」憲訴修正草案 民團號召11/28青鳥再飛

pourquoi more

報呱相關

本末倒置!翁曉玲要求司法院「自提」憲訴修正草案 民團號召11/28青鳥再飛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於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上質疑憲法訴訟法,要求司法院修正書狀公開規則及釋憲提案要件,並警告若未提出修法,她將主導提案。此舉引發民進黨批評,認為在野黨不應因判決不利而干預憲法法庭獨立性。經民連則抨擊藍白推動《憲法訴訟法》和《選罷法》修正,意圖削弱民主機制,並號召29日青鳥再飛。

Jim Chen‧ November 26, 2024


國民黨3分鐘強行初審通過選罷法 小黨齊聲譴責、民團號召青鳥再飛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本週一(16 日)上午再度排審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提出之「提高罷免門檻」的《選罷法》修正案,會前國民黨立委搶先占領主席台,並以膠帶封門、桌椅阻擋走廊的方式,阻擋民進黨立委進入會議。 最終國民黨籍召委徐欣瑩在民進黨立委未能進場參與表決的情況下,僅利用「3 分鐘」便宣布《選罷法》修正草案初審通過,程序引發爭議。

林奕辰‧ December 18, 2024


編輯推薦

中國造特殊用途接駁船 軍事專家:對台防禦造成壓力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拜登任內最後的晶片管制:中國或成最終受益者?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解放軍相關企業 中國騰訊、寧德時代進美國黑名單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灰色作戰已敲響:退役軍人遭吸收、中國船隻破壞台灣海纜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

customplayer-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