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敗選 但民進黨多了一個「新敵人」
這次蔡英文獲得了史無前例的高票勝利,民進黨再次穩定了在台灣的政治地位,國民黨走向衰落,中共疑似對國民黨逐漸降低了政治投入。這現象看似對台灣利多,中國對台政策看似失敗,但卻出現了更加棘手的政治敵人,那就是由主張「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創立黨員規模已達到 5944 人的「台灣民眾黨」,也是中共絞盡腦汁在計劃的「青年統戰」最大可用資產。
而最近隨著疫情持續,台灣的防疫倍受國際肯定。但國民黨主張撤換陳時中之外,柯文哲領導的民眾黨竟也急忙搶著要和國民黨發表同樣立場。民眾黨中評委賴祥蔚接受中媒訪問時表示,「陳時中應該卸下指揮官」;民眾黨臉書也公佈了「要求陳時中下台」的貼文,民眾黨強調,「會要求陳時中下台,是因為倘若指揮官與行政院不同調,民眾會無所適從。」而這位賴祥蔚,過去還曾簡化「中共代理人法」為政治鬥爭。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先前公布的民調顯示,民進黨支持度達 41.1% 佔首位,國民黨支持度只剩下 12.5%,和台灣民眾黨 9.3% 差距極小。中國媒體《中評社》指出,國民黨在選舉失利後,如果連兩岸優勢都放棄,台灣民眾黨未來「取代國民黨」有不小的可能性。
柯文哲的政治立場已是台灣社會有目共睹。1 月 17 號,國民黨前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明賢坦言,未來國民黨最直接的挑戰,不是來自民進黨,而是來自台灣民眾黨。
再加上從張善政說的「如果國民黨蓋不下去,政黨票可以投民眾黨」、吳敦義講的「民眾黨是泛藍友黨」,甚至連蔡璧如也忍不住承認「民眾黨希望爭取投不下國民黨的泛藍族群」來看,態勢已經相當清楚。
本文要強調的是,柯文哲率領的民眾黨,所代表的是台灣誕生了一股更加年輕,且全新的「親中」勢力,不但試圖以「年輕」、「現代」、「潮」的形象擠壓老派過時的中國國民黨,更嘗試成為中共當局在台代理人的位置,其黨的核心理念更加是與中共對台青年統戰戰略目標「不謀而合」。
民眾黨的年輕支持者 未來恐結合中共「青年統戰」路線
柯文哲懂得掌握彈性和模糊議題,模糊化任何有關台灣主權的議題,這也是和國民黨比較明顯的不同。雖然這點在台派人士看起來沒有差別,但長期不關心政治的年輕族群卻很吃這一套。
和中共及國民黨不同,柯文哲勢力同時懂得融入台灣年輕族群發揮影響力,從而形成一種堅固的「政治勢力」,等於是直接在和民進黨搶占台灣的未來資源,而如果柯文哲有中共加持助陣,對台灣可以說是「國安危機」。
時任國民黨黨鞭賴士葆曾指出,柯文哲的講法根本就是偏向中國,看起來就像是呼應「一中各表」,但是卻又不要中華民國的各表,「大陸當然很歡迎,因為柯文哲的基調就跟大陸一樣嘛!」。
也就是說,台灣的年輕族群會成為日後左右兩岸角力的最大關鍵,同時也是民進黨在台灣政治地位存續的關鍵,可想而知,中共將會花費更大心力投入經營對台青年統戰的領域。
年輕族群是台灣政治未來關鍵 面對民眾黨和共產黨雙重包夾
民眾黨的青年政策,對於「十九大」後,對台實行政策方針原則不變,手段彈性,兩路並行的中共來說,具備非常大的合作吸引力。
尤其是自 2014 年太陽花運動爆發後,以龐大的經濟利益優勢為基礎,中共方面一直在創新各種交流方式,近幾年比較著重在讓更多青年學子實際擁有「中國經驗」,不限制年輕人來源背景,甚至還為特定團體「量身打造」一系列等相關活動,創造台灣青年的「大中華願景」,增加對中共的認同。
在現今兩岸諸多交流層面暫時凍結的同時,要知道的是,中共對於「青年」這一塊的拉攏動作未曾放緩過,甚至會擴大對台青年統戰規模。基於兩者利益方向相同,中共沒有理由不和柯文哲的相關勢力合作,而且也有利於柯文哲民眾黨擠壓國民黨的戰略方向,成為新的「在台中共代理人」。
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在筆者看來,中共對台青年統戰主要是基於「宏觀經濟表象優勢」,而民眾黨的青年政策主要是針對國家認同較弱,不關心政治的年輕族群,不過兩者結合到最終還是以中共統戰方針為主。
中共對台青年統戰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並且隨著中共經濟成長趨緩,以及台灣在司法制度、社會環境和政府效能上的高水準,以及繼續強化台灣對青年人才及創業優惠政策,台灣有足夠的條件和信心與中國抗衡。
至於柯文哲和民眾黨的崛起,總結來說,是因為台灣社會長期以來對偶像崇拜、服從權威的迷思。號稱自己是「白色力量」的民眾黨,缺乏理念、缺乏價值,並繼承了國民黨的「失敗主義」,或許可以一廂情願地認為,民眾黨終究會和國民黨一起在歷史上消失,但目前來看,還是要一段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