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歷過 2003 年的 SARS 危機,今年(2020 年)面對武漢肺炎的先手防疫取得佳績,而最近有人注意到西非國家似乎也有點類似,只不過他們的經驗來源不是許多年前的傳染病,而是 2014-16 年間肆虐的伊波拉病毒。
肯亞的非營利新聞通訊社「新人道主義者」刊出美國教育研究組織和平基金會(Fund of Peace)的觀察文章指出,組成西非經濟共同體(ECOWAS)的西非 15 國武漢肺炎疫情相對輕微,在廣達 500 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超過 3 億的人口當中,到 5月 19 日為止有 2,832 人死於武漢肺炎,相較之下,面積不足西非 2 倍的美國卻有高達 8 萬人死於武漢肺炎(但這不計入西非國家數據因為檢測與判定能力不足而低於實情的可能)。
西非 15 國當中,幾內亞、獅子山和賴比瑞亞目前還尚未從伊波拉疫情中復原,儘管三國的武漢肺炎確診案例都很低,最高的賴比瑞亞到 5 月 20 日也不過 23 例,但三國受訪官員都表示不會對武漢肺炎掉以輕心。三國政府都鼓勵在家辦公、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人們也會在家門口放置清水和清潔液,方便過往行人使用。
西非國家面對武漢肺炎的反應相對迅速。以奈及利亞為例,該國在 2 月底出現首起確診病例,3 日後就追查隔離了 58 名可能的接觸者,顯示疫調在控制疫情方面的重要性。又例如政治情勢緊張、人民對政府頗多存疑的多哥,政府依舊維持防疫警覺,在 3 月 6 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後兩週內就關閉了所有學校。在迦納,小規模金礦業者雖然與政府交惡,卻也配合政府要求停止作業,以免大規模的群聚感染。
比起財力和醫療資源與技術都更加豐厚的北美和西歐國家,西非國家應對病毒顯然警醒得多,且此等警覺也為西非國家爭取到寶貴的時間,可以展開較長期的防疫準備,例如奈及利亞就把握時機建立了武漢肺炎的專門醫院,這也有助於避免正常的醫療體系在疫情嚴重時崩潰。
而在另一方面,英國《金融時報》在 4 月初報導獅子山共和國舉國上下竟然只有一具呼吸器可用(中非共和國有 3 具,布吉納法索有 11 具),令投注 15 億歐元援助的歐盟國家更加憂慮非洲成為下一波疫情中心的可能。然而截至目前為止,佔全球總人口 17% 的非洲國家確診病例只佔全球總確診數的 1%,死亡數所佔比例更是低於1%,北美和西歐依舊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正如塞內加爾的知名學者薩爾(Felwine Sarr)所言:「歐洲人擔心我們,但我們擔心的是他們。」
參考新聞來源:
2020/05/20 African News(剛果非洲新聞台) Coronavirus in Africa
2020/05/13 The New Humanitarian(肯亞新人道主義) What West Africa’s resilience can teach the world about COVID-19
2020/05/12 Euronews(歐洲新聞台) Analysis: Africa’s unexpected COVID-19 fig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