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黑殭菌可殺沙漠蝗蟲兼顧環境

科學家:黑殭菌可殺沙漠蝗蟲兼顧環境(圖/聯合國農糧署)

目前在東非中東亞洲約有 2000 萬人因為沙漠蝗蟲肆虐面臨糧食供給與生計問題,科學界和相關國家的政府則正努力尋覓對策。聯合國農糧組織呼籲要投入 1.38 億美元的緊急資金,一部份用於支援受災地區,另一部分則用於遏制蝗蟲蔓延。研究人員表示,需要開發更有效用的工具來監測蝗蟲,此外也得在蝗蟲大量繁殖之前合成有效的殺蟲藥劑。

科學期刊《自然》的新聞指出,沙漠蝗蟲(Schistocerca gregaria)見於全球最貧困的 65 個國家,通常是在西非和印度之間的廣大地帶與世無爭的生活。沙漠蝗蟲需要一定程度的降雨才能繁殖,因而在降雨特別多的時候就可能形成龐大的族群,對人類構成危害。

蝗災(圖/聯合國農糧署)
蝗災(圖/聯合國農糧署)

目前的沙漠蝗蟲災害跟 2018 年的颶風和 2019 年的暖冬與大量降雨有關。2020 年初,大量沙漠蝗蟲首先出現在東非的衣索比亞,而後迅速蔓延到烏干達、蘇丹、肯亞等國,之後更向東蔓延到葉門、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

倫敦自然資源研究中心的動物學家卻克(Robert Cheke)表示,許多受到蝗災影響的國家都苦於資金不足,例如設立在衣索比亞首都的沙漠蝗蟲控制組織(DLCO-EA)就未能自各國獲得所需資金,但各國卻又仰賴這個組織的蝗蟲預警系統。例如倫敦自然資源研究中心提供諮詢的烏干達,雖然上個月繳交了部分 DLCO-EA 的會費,目前卻還欠著 200 萬美元。

DLCO-EA 對外承認只有在獲得足夠資金時才會運作,而目前由於資金不足,組織只有 4 架飛機可以噴灑殺蟲藥劑,且殺蟲劑也沒有庫存,必須在需要時另行進口。

黑殭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圖/Chengshu Wang and Yuxian Xia/CC BY-SA 2.5)
黑殭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圖/Chengshu Wang and Yuxian Xia/CC BY-SA 2.5)

研究人員擔心化學性藥劑會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傷害,因此致力於研發推廣「生物性控制方法」,例如卻克的團隊就研發了噴灑黑殭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的方法,讓黑殭菌在蝗蟲體內生長而導致蝗蟲死亡。這種方法具有目標的精確性,而不像毒死蜱(Chlorpyrifos)之類的化學藥劑,會對接觸到的一切造成損害。

良善的方法雖然存在,但目前卻無法獲得實施,這有一部分是因為黑殭菌不足,迫使各國政府將就毒死蜱之類的藥劑。此外,黑殭菌不像毒死蜱即刻發揮效果。菌類在蝗蟲體內生長到足以致死,耗時約要 7-14 天不等,這也意味著在蝗蟲數量大爆發的時候,噴灑黑殭菌並不是有效的抑制手段。

​參考新聞來源:​
2020/03/12    Nature(自然) Why gigantic locust swarms are challenging governments and researchers

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