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專研非中關係的學者奇庫多(Kwame Adovor Tsikudo)所指出,中國在全球的崛起模式及其非洲交往模式,可以歸納成援助、貿易和直接外國投資三大類,在非洲的活動又圍繞著光纖、運輸網路、能源生產計畫等基礎建設,迦納的布維大壩(Bui Dam)就是其中一例。
布維水壩初議於 1925 年,但直到 2006 年才因為中國的 7.9 億美元貸款得以開工,並在 2013 年完工。在這之前,世界銀行和歐洲投資銀行都以生態環境考量而拒絕貸款,中國對這項計畫即時援手,得以進一步鞏固在迦納乃至於非洲的正面形象和「軟實力」。迦納在 2018 年參與「一帶一路」計畫,也已經和中國議定高達 20 億美元的計畫,未來將由興建布維水壩的中國水電(Sinohydro)負責迦納的橋樑與道路等基礎設施,以換取精製的鋁土礦。
從教育和文化交流看來,中國確實得得以在迦納施展其「軟實力」。根據中國官方的統計,迦納送往中國的留學生人數高居非洲之冠。兩國之間的移民也在增長。雖然中國方面沒有揭露其迦納移民人數,學術界的估計認為約在 3 萬人左右,比起 20 年前有極大的增長。
學者如奇庫多呼籲迦納要跳脫中國的論述框架,與中國展開對等的交往,也欣見迦納政府特別為對中關係設置了諮詢委員會,但也有觀察家如《現代迦納》的專欄作者阿多夫(Rockson Adofo)認為這並不足夠。阿多夫甚至在今年 5 月的一篇文章中疾呼:
「我對中國人的不信任比表面看來更深。我知道他們怎麼看待黑人。他們根本不尊重黑人,他們對黑人的種族歧視比美國的 3K 黨和壓制黑人頸項的美國白人警察更甚。」
阿多夫認為迦納的問題是非洲共同的問題,那就是富於自然資源,但政治上卻未能脫離腐敗,整體人口陷於貧窮,於是難以擺脫野心國家的操控。他以具體的例子提出質問,例如擁有大量木材與合格木工的迦納,為何要為國會進口中國的木製傢俱?國會議員投票支持進口中國傢俱,跟他們受贈使用次等中國手機是否有關呢?
學者和記者面對中國的態度看似不盡相同,實則都在呼籲自主,就連親中的學術論述也必須在非洲的自主性上找到合適的利基,只是強調自主不見得強調對等。可以預見可做兩面理解的「自主性」將成為未來非洲-中國關係的論述交鋒點。
前情提要:貸款與疫苗:中國不斷加碼非洲的圖謀
參考新聞來源:
2021/07/27 The Conversation(對話新聞) How the Bui Dam set up China’s future engagement strategy with Ghana
2021/05/27 Modern Ghana(現代迦納) For how long will African countries hopelessly rely on China and allow it to spy on them?
2021/03/21 The Conversation(對話新聞) Ghana’s Bui Dam raises concerns – again – about hydro power proj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