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總統屢次請求西方盟國在烏克蘭上空設立禁航區,屢次被拒的理由都是「將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或「將導致核子戰爭」。各界相信戰爭失利無法下台的俄羅斯總統蒲亭可能鋌而走險,將全世界帶入毀滅性的核戰,尤其因為蒲亭在戰爭初期就已揚言俄羅斯的核武處在高度戒備狀態。
週二(3 月 23 日)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接受美國 CNN 的英語訪問,在被問到蒲亭是否動用核武時示,俄羅斯有個公開的「本土安全的概念」,外界可以查閱,當俄羅斯「遭到生存威脅時」,才會使用核武,此外沒有動用核武的理由。
「生存受威脅」看來是相當特定的情境,但美國空軍戰略嚇阻研究中心主任莫洛尼(Al Mauroni)最近發表在西點現代戰爭研究所(Modern War Institute at West Point)的一篇分析長文顯示,這種理解太過樂觀。莫洛尼指出,蒲亭有可能認為當前戰爭局勢足以支持他使用核武,以避免國家安全利益不因西方軍援烏克蘭而脫軌,換句話說,俄羅斯的「本土安全概念」必須以俄羅斯而非西方的方式來理解。
莫洛尼指出,我們必須假設俄羅斯真的可能動武核武,這不是盲目謹慎,而有幾個理由支持:俄羅斯沒有為自己設下「不先動手」原則,且有與北約部隊發生常規衝突可以動用核武的理論,此外蒲亭也放出烏克蘭研製髒彈、北約咄咄逼人等言論,都可以視作為動用核武鋪路。莫洛尼強調,儘管俄羅斯(1991 年之前是蘇聯)確實與其他四個核武國家(美英法中)就《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發表聯合聲明,但這聲明並未承諾不動用核武。蒲亭的世界觀裡包括動用核武的可能,西方的政治家和戰略家卻從根本上不可能現代衝突中使用核武。
髒彈(dirty bomb)
結合放射性物質(通常為鈾)與常規炸藥的武器,不會產生核爆,但放射性傳播會傷害人體。
莫洛尼並且說明,許多分析家認為,不存在戰術性核武(tactical nuclear weapon),所有核武都是戰略核武,使用任何非戰略核武,最終都會導致全面核戰,但這個看法是錯的,事實上確實存在戰術性核武。美國和俄羅斯對此各有明確定義。美國將射程超過 5,500 公里的陸基飛彈、現代潛射彈道飛彈和重型轟炸機定義為戰略核武力,此外的核武都屬於非戰略核武力。俄羅斯則定義戰術核武為「設計用於在敵人部署的戰術深度(高達 300 公里)內與物體交戰以完成戰術任務的武器」。很明顯的,美俄的定義不同,俄羅斯動用怎樣的武器會被美國認定為動用核武,本身就是個問題。
其次,莫洛尼認為未見得所有核武運用都會釀成全面核戰。他指出「一個核武國家能否預判與另一個核武國家發生危機的速度,預測對手的反應,同時避免全面的戰爭戰略交換?這是一個尚未經過測試的理論結構。」俄羅斯慣於以軍事和非軍事手段來影響塑造對手的決策,是一種升級管理(escalation management)的概念,和美國的戰略威懾(strategic deterrence)是兩套理論,美國的做法是透過精算製造出模糊性(calculated ambiguity),讓對手難以預料美國的行動。
莫洛尼提出一個假想情況:假設俄羅斯在基輔郊外一個機械旅上空引爆不到 5 千噸的低當量核彈,不會產生長期輻射影響。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不會立即觸發北約的報復性打擊,美國對烏克蘭政府又沒有延長威懾承諾,那麼,這樣的駭人事件會導致戰略性的核戰嗎?從蒲亭的思路來考慮,這行動並非不可想像,但這將是我們當代世界首度見識到戰術核武的運用。過去二十年間,美國國防安全領域不曾辯論過第一顆核彈爆炸後的可能場景,如今卻不能再等閒視之了。
不論如何,正如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於本月稍早(3 月 14 日)所指出,我們一度以為未來不會再發生核子衝突,然而現在核衝突再度成為可能的現實。而不論烏克蘭戰爭最後如何收場,這場戰爭最嚴重最深遠的影響,就是顛覆了有史以來對人類生存而言最重要的多邊協議:《禁止核子擴散條約》。
延伸閱讀:抗衡中俄 美國潛艦部署新型戰略核武
參考新聞來源:
2022/03/22 Reuters(路透社) Kremlin: Russia would only use nuclear weapons if its existence were threatened
2022/03/21 Foreign Policy(美國外交政策雜誌) Putin’s War Is a Death Blow to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2022/03/16 The Modern War Institute(美國現代戰爭研究所) WOULD RUSSIA USE A TACTICAL NUCLEAR WEAPON IN UKR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