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應變氣候變遷的一環,歐盟打算減少陸地運輸,計畫要在 2030 年將水道運輸提高 25%,到 2050 年則要提高達 50%。然而這個計畫的前提是水道必須足以承擔運輸功能,偏偏萊茵河苦於降雨過少,現在水位已然低到可能影響船運。
萊茵河連結德國、瑞士的工業中心與荷蘭和比利時的海港,全長 1,200 公里,是西歐最重要的運輸水道,但之前的週日(8 月 7 日)在萊茵河重要水位觀測口考布鎮(Kaub)測得萊茵河水深僅有 49 公分。考布鎮位於威斯巴登(Wiesbaden)和科布倫茲(Koblenz)之間,是萊茵河航行最重要的水深指標。
國際萊茵河保護委員會(ICPR)秘書長海恩茲(Marc Daniel Heintz)表示,除非有長時間的暴雨,否則無法有意義改變水深,問題是未來兩週內都不會有這樣的豪雨。現在的水深已經低於 2018 年乾旱期間的水深,正朝萊茵河水深歷史低點邁進,也就是 2018 年 10 月的 25 釐米。
每年有超過 3 億噸貨物往來德國、瑞士與荷蘭、比利時之間,德國境內約有 80% 的水運貨物取道萊茵河,但考布鎮的水深一旦降到 40 公分以下,船隻不能裝載太多貨物,商品運輸就不再具經濟效益,託運人還得隨時按照考布鎮等地的水深讀數重新計算貨運量。荷蘭航運集團(KBN)航海技術事務負責人托倫貝克(Leny van Toorenburg)表示,這對大船非常不利,例如載重 6,000 噸的大船,在目前的水深情況下,只能載重 800 噸,還不到原來的六分之一。
目前萊茵河水位還沒有影響到航行,但未來兩週內深度可能降到 35 公分,有些類型的船隻就不再能夠航行萊茵河。
自從 2018 年經歷過超低水位之後,德國巴斯夫公司(BASF)就與德國聯邦政府的聯邦水文研究所(BfG)合作,發展水位預報系統,以幫助航行者提前調度,租用適合於低水位的船隻。
德國政府期望能夠從萊茵河清除一些阻塞岩石和礫石,但這會造成環境問題,也需要定期維護,未見得是合適的應對方案。
參考新聞來源:
2022/08/08 Deutsche Welle(德國之聲) Rhine’s low water levels hit German shipping, minister touts dredging
2022/08/07 Politico EU(政客雜誌歐盟版) Deep trouble for EU shipping push as Rhine River runs d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