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訪台,使本已低落的美中關係更加緊張。CNN 的報導指出,柯拉克是兩個月內第二名造訪台灣的美國高官。在柯拉克之前訪台的是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 II),是至今訪台的美國官員中層級最高的,柯拉克則是訪台官員中層級最高的外交人員。
在官方聲明上,柯拉克此行主要是為了出席故總統李登輝的悼念儀式。對此 CNN 引述美國利海大學國際關係專家何一南(Yinan He,音譯)的意見表示,李登輝是兩岸分離主張的最早提出者,堪稱北京頭號憎恨對象,柯拉克前往弔唁李登輝,不啻是「戳北京的眼球」。
《紐約時報》的報導聚焦在傳聞中的軍售案上,包括七種重要武器,其中又以可以搭配 F-16 戰鬥機的空對地飛彈最受矚目,因為這將可以對中國的陸地和海上目標構成嚴重的威脅。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也提到柯拉克此行「據稱」是為了商議軍售,不過沒有就軍售的可能實質內容多作著墨,比較多在談論中國方面的反應,並引述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文章,指稱「一旦人民解放軍派遣軍隊統一台灣島,美國的軍事設備不過是裝飾品」。《環球時報》對美國提出警告,稱「丟石頭」進台灣海峽,一個搞不好可能石頭就變成魚雷。
雖然軍售案成為媒體報導焦點,消息並未獲得台灣國防部證實。美國《軍事科技》則指出台灣有意向美國購買的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的 M142 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之前中國為了報復美國對中國的制裁,也宣布制裁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但《紐約時報》指出,洛克希德馬丁長年與台灣貿易,和中國甚少往來,制裁意義不大,若真要對美國企業造成影響,應該要制裁飛機製造大廠波音公司(Boeing)。
除了國防軍售議題外,台灣內部更關心柯拉克此行可能帶來的經貿效益。中華經濟研究院 WTO 及 RTA 中心副執行長李淳 16 日指出,「台美經濟與商業對話」對台灣掌握美國經濟策略的下一步、以及台灣可從中扮演什麼角色,其關鍵意義會「超越台美 BTA 談判」。美國近年推動的經貿戰略計畫中有 1 項為「經濟繁榮網絡」(The 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 EPN),主責人就是柯拉克,EPN 主要目的就是創造中國以外的第二軌供應鏈,台灣絕對要積極參與。
經濟繁榮網絡(The 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 EPN)
在武漢肺炎全球大爆發後,由美國成立一個信賴夥伴國家所組成的聯盟,目的為重建供應鏈與貿易關係,避免過度依賴中國。目前參與的國家除了美國之外,均是友美的印太國家:澳洲、紐西蘭、印度、日本、越南和南韓。
EPN 參與國之間除了政府部門合作之外也包含民間企業和團體,合作範圍涵蓋數位電信業務、能源、基礎建設、經濟貿易、學術研究和教育等。
參考新聞來源:
2020/09/18 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US holds its second high-profile visit to Taiwan in two months as Beijing escalates military pressure
2020/09/17 The New York Times(美國紐約時報) U.S. Pushes Large Arms Sale to Taiwan, Including Jet Missiles That Can Hit China
2020/09/17 US News & World Report(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China Threatens U.S. Over Taiwan Visit: ‘Stones May Become Torpedoes’
2020/09/17 Military Technology(美國軍事科技) US plans weaponry sale to Taiwan amid tensions with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