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於 7 月 1 日施行訂定中國外交政策基本方向的《對外關係法》,該法明確規定共產黨擁有對外交上的決定權,以黨領政並明確授予了對抗損害主權和安全的行為的權限。此法這在法律上支持了習近平領導階層的外交立場,並可能導致增加對其他國家的制裁。
《對外關係法》在 6 月 28 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上通過。這是關於中國外交原則、立場和制度的首部基本法。在法律的制定目的提到「為了發展對外關係,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與發展背道而馳 立法對外反制和限制
法律的條文反映了中國外交的強硬路線。第 33 條明確表示「對危害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行為,有權採取相應反制和限制措施」。這是考慮到由美國主導並有日本參與的半導體出口管制等。
相關報導:日本出口管制納入23項先進半導體設備 範圍擴及14奈米以下
中國外交部長、共產黨政治局委員王毅在 29 日投書黨媒《人民日報》的文章中解釋道:「為我國依法行使反制裁、反干涉的正當權利提供法律依據。」
中國在 2021 年 6 月制定了《反外國制裁法》,以報復對中國實施的制裁。並根據該法對美國國防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和雷神技術公司實施了制裁,理由是因為他們賣武器給台灣。
相關報導:中國「又」制裁美國洛克希德馬丁、雷神 因兩公司參與對台軍售?
在明確規定對抗措施的權限的《對外關係法》生效後,中國有可能增加對其他國家的制裁。今(2023)年 5 月,中國宣布禁止在重要資訊基礎設施中採購美國半導體巨頭美光科技的產品。這旨在對抗美國主導的中國管制措施。
以黨領政 黨國不分 難以對外接軌
《對外關係法》第 9 條明確規定,中國外交的決定權不在政府,而在黨的「中央外事工作指導機構」。這被認為指的是習近平所領導的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該法第 11 條也規定,現由習近平擔任的國家主席職位,進行國事活動,遵循憲法和法律行使外交職權。
自 2012 年就任中共總書記以來,習近平一直在推動將權力從政府轉移到黨內。該法明確表示要堅持黨對中國外交的指導。王毅在《人民日報》的投書中表示:「黨中央的集中統一指導,是中國對外活動的最大優勢。」
該法第 6 條要求國家機關、解放軍、政黨,還有企業、組織和公民在進行對外交流時,負有保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義務。並在第 8 條明確指出「任何組織或個人如果損害國家利益,將追究法律責任」。
第 26 條提出鼓勵「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方針,強調促進與外國的貿易和投資,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同時,透過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實現高品質的發展目標。
參考新聞連結:
2023/06/29 日経 中国外交、対抗措置に法的権限 対外関係法が7月1日施行
2023/06/29 人民日报 贯彻对外关系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坚强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