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8, 2023
每年到了這個時節我們就覺得特別尷尬難受,一個「Taiwan Naitonal Day」讓台灣人和中國人都不滿意,台灣慶祝雙十節實在是很怪的一件事。什麼台灣光復節、蔣公OX紀念日,這些國定假日的意義是什麼?跟台灣又有什麼關連呢?
什麼樣的黨國教育會讓台灣有傷人敢打著「歡慶二二八」這樣的廣告詞?轉型正義到底有多失敗?
黨國時代是怎麼利用媒體來進行洗腦?媒體是個好工具,只要是執政者都愛用?
如果上述這些都不屬於台灣人,那麼屬於台灣的歷史是什麼?本週特別來賓是媒體人馮賢賢,他正在參與製作的《那一槍》刺蔣紀錄片描述的是台灣民主歷程上一個重要的事件,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就在本週,我們經歷了中國共產黨騷擾台灣海空域,以及整團大喇喇的到台北進行統戰;立法院藍白聯手,無視兩萬多名青鳥在外包圍抗爭,以人數優勢通過三項惡法。無論你是否有走上街頭加入抗議,這些中共同路人所做的爛事都成為了青鳥們心中難以忘記的傷痕。然而,正因台灣是我們永遠的執著,所以我們更需要負重前行,持續保護這個已經傷痕累累的民主。
編輯室‧ December 22, 2024
蔡潔妮博士的新書《書寫一部台灣美術史:一段爭議的政治進程》正是我們返校認識台灣美術的最佳讀物、也是召喚自由靈魂與創造能量的強大法器。
陳俊光‧ October 29, 2024
當自由秩序守護者美國越來越重視台灣半導體,並嚴密圍堵中國從台灣取得先進半導體,並以此壓制中國的發展與區域擴張野心時,經過超過三十年的養分積累,中國早已孕育出具有強烈文化影響力的世代,他們上至影視,下至抖音,在地理上東至亞太,西至非洲,早已跨越國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Lizard‧ December 5, 2024
Lizard‧ November 27, 2024
陸 瑪丁‧ November 2, 2024
楊仲庭‧ October 28, 2024
林奕辰‧ October 16, 2024
李 運理‧ January 6, 2025
根據外媒 「海軍新聞」(Naval News)網站報導,中國廣東造船廠至少在興建三艘新船,可能在兩棲入侵台灣時發揮關鍵作用。
January 13, 2025
據美國智庫 CEPA 日前指出,在拜登政府卸任倒數階段,政府團隊仍計劃祭出新一波的晶片出口管制,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和俄羅斯手中。
January 11, 2025
網路科技公司「騰訊」和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等一批中國公司在今(2025)年 1 月 6 日被美國五角大廈認定為是跟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進入美國的黑名單。根據美國 2024 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自 2026 年 6 月起,美國國防部將禁止直接向中國軍事企業清單(1260H 清單)上的企業採購商品或服務,並從 2027 年 6 月起禁止間接採購。這向美企發出強烈訊號,跟這些中企有業務往來存有風險。
January 11, 2025
復康聯盟黨主席屈宏義等人,遭控長期接受中國金援,在台吸收軍職背景人員發展組織、充當內應,甚至密組武裝部隊,刺蒐國軍營區與軍事據點並謀求發動武裝攻擊,日前遭檢方依違反「國家安全法」起訴。
January 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