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吹了就破!中國宣稱驅離美軍艦 美國:未遭驅離 by 蔡侯塞2023-03-282023-03-28 中國3月23日宣稱美國飛彈驅逐艦米利厄斯號(USS Milius)進入南中國海,並遭到中國船艦驅離。美國第7艦隊隨後表示,米利厄斯號是在進行例行性巡航,仍在南中國海也未遭中國船艦驅離。另一方面,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和菲國外交部次長拉薩洛也在同日舉行閉門會議,期間孫衛東傳達強烈反對美國擴大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
捷克總統的一中政策與兩制說法 by Translation Matters 翻譯有要緊2023-03-182023-03-18 捷克新任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在 1 月 28 日以壓倒性票數從大選中勝出,台捷兩國關係在總統通話的這一刻又來到了新高點,讓兩國人民現在是既興奮又期待更進一步的關係發展。自帕維爾總統當選以來的新聞報導中,在帕維爾支持的對中政策和對台政策方面出現細微的報導分歧,很容易轉換層次愈多偏離原意愈多。
QUAD外長會議指中國咄咄逼人 42艘中國民兵船在菲國中業島水域「緩慢遊蕩」 by 蔡侯塞2023-03-072023-03-07 澳洲、印度、日本和美國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3月3日舉行外長會議,即便四國外長強調四方安全對話的主旨並非在對抗中國,但對中國提出了尖銳但含蓄的批評。同時,中國外交部再度指責四方安全對話是搞小圈子,區域應該是和平發展。但另一方面,中國卻在4日出動42艘艦艇與民兵船進逼菲律賓控制的中業島(Thitu island)。
【洪仁宇】淺譯「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 by 洪仁宇2023-02-282023-02-28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屆滿一年。中國外交部終於在開戰周年後,公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正式表達中國對俄烏戰爭的官方看法。即便中國在立場中對烏克蘭提出了調停、人道援助、重建等善後措施,但中國一如俄羅斯,野蠻強權的善意與保證,從來就不可依恃。對無時無刻不承受中國威脅的台灣來說,俄烏戰爭不僅僅是借鏡,更是警惕。
保衛國土大作戰:美國多州立法限制中國公民與實體購買房地產 by 艾格姆2023-02-152023-02-15 隨著美國和中國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緊張關係升級,德州、佛羅里達州、阿肯色州和其他幾個州正在考慮或是已經立法禁止中國公民購買房地產的立法。德州最近的熱門話題是中國億萬富翁孫廣信要在當地購買超過 130,000 英畝(約 52,600 公頃)的土地計劃建造風力和太陽能發電場,而其中一些地點靠近美國空軍基地而引發國安疑慮。
拯救破產的斯里蘭卡:印度債務延期計畫與IMF同步 中國僅提供2年延期 by 蔡侯塞2023-01-312023-01-31 中國外交部 1 月 26 日表示,中國進出口銀行已向斯里蘭卡提供兩年的債務延期,並表示將支持斯里蘭卡努力從國際貨幣基金(IMF)獲得 29 億美元的貸款。另一方面,印度也在 1 月 16 日宣布,已向國際貨幣基金保證會推動救助計劃,目前向斯里蘭卡提供了 44 億美元的官方信貸,此金額未包括其他形式的貸款。
美中競爭孟加拉影響力白熱化?中國新外長秦剛半夜快閃孟加拉 by 艾格姆2023-01-172023-01-17 中國新任外交部長秦剛1月10日快閃訪問孟加拉,孟加拉外交部長摩門表示,達卡希望跟北京和華盛頓都保持良好關係,但在這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取得平衡是一項挑戰。這也是秦剛上任後首次出訪,不過出訪主要目的地是非洲,中途停留孟加拉達卡國際機場。專家認為,秦剛在孟加拉的短暫停留也顯示出美中在爭奪亞洲影響力方面不斷升溫中。
小馬可仕訪中帶回228億美元「投資承諾」 專家:菲中關係得再觀望 by 蔡侯塞2023-01-102023-01-14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1月3日至5日訪問中國並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針對南中國海爭端,自小馬可仕6月上任以來,馬尼拉已就南中國海問題提出65次外交抗議,因此兩人同意設置熱線避免溝通不順。此外,兩國政府簽署14項雙邊協議,有望促進貿易。而小馬可仕還帶著中國企業總計 228 億美元的投資「承諾」回國。
中國初代戰狼升官:秦剛升任外交部長 by 蔡侯塞2023-01-042023-01-04 中國跟美國正在不穩定的關係中尋求穩定之際,中國任命駐美大使秦剛擔任新任外交部長,取代已任職 10 年外交部長的王毅。而 69 歲的王毅已在 10 月晉升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預計將會對中國外交政策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已在 1 月 1 日跟秦剛通電話,討論美中關係並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
中國式的對台宣傳為何總是與台灣人格格不入 by 洪仁宇2023-01-032023-01-03 近日,蔡英文總統宣布義務兵役期恢復為兵役法規定的一年、調薪、役期計入勞保年資、訓練項目與方式等等關於徵兵制度的重大改革。回應了民間長期以來對於台灣軍隊戰力不足因應防衛需求的憂慮。蔡英文總統在地方選舉大敗之後,依然勇於承擔起兵役改革的重責大任,不愧是歷來總統中,最重視軍事與軍務革新的總統。